面向孤獨癥兒童的教育游戲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1 13:36
【摘要】:在我國,對孤獨癥兒童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在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理論與實踐中,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傳統(tǒng)的教育干預方法,而忽視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研究與應用。放眼國外,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諸如視頻、計算機、虛擬現(xiàn)實、機器人等技術手段是可以用來為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服務的,而且應用效果顯著。 目前,教育游戲是教育技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教育游戲的教育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們都知道,“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那么教育游戲這一新興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能不能走入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之中?面向孤獨癥兒童的教育游戲又應該如何設計?對于這兩個問題的解答是本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首先基于對國內傳統(tǒng)教育康復手段的反思和國外技術手段成功應用的啟示,結合對孤獨癥兒童與教育游戲這一對主客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將教育游戲引入孤獨癥兒童教育康復的構想。其次,對本研究依托的主要理論基礎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并得出了對教育游戲設計的相關啟示。然后綜合考慮孤獨癥兒童這一特殊游戲玩家在認知、學習、游戲等方面的特點和教育康復目標,從宏觀層面上提出了三種面向孤獨癥兒童的教育游戲設計思路:SaE游戲設計模型、HS-ABA游戲設計模型、SS游戲設計模型;微觀層面上提出了三條游戲設計要點:可適應性、男性游戲性別取向、提示與提示消退。最后分別依據(jù)SaE游戲設計模型和HS-ABA游戲設計模型,進行了相應的游戲案例設計,并對其中一款游戲進行了實際開發(fā)與應用,以此來檢驗和完善相關理論的合理性。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49.94
【圖文】:
圖4.1根據(jù)ES不同比例劃分的五種人腦類型通過對EQ和SQ的測試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男性屬于S型腦,腦最普遍,占44%;而大多數(shù)孤獨癥個體屬于極端S型腦,ddetal,2005)。也就是說孤獨癥兒童的男性大腦認知特征認知特征(2一3個標準差之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孤男性群體中。
圖4.3電腦游戲“裝扮小女生”游戲界面看到這兩個游戲,我們通常能感性地認識到,“火車之旅”具有男性游而“裝扮小女生”則具有女性游戲傾向。在教師向十幾名3一6歲的孤獨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49.94
【圖文】:
圖4.1根據(jù)ES不同比例劃分的五種人腦類型通過對EQ和SQ的測試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男性屬于S型腦,腦最普遍,占44%;而大多數(shù)孤獨癥個體屬于極端S型腦,ddetal,2005)。也就是說孤獨癥兒童的男性大腦認知特征認知特征(2一3個標準差之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孤男性群體中。
圖4.3電腦游戲“裝扮小女生”游戲界面看到這兩個游戲,我們通常能感性地認識到,“火車之旅”具有男性游而“裝扮小女生”則具有女性游戲傾向。在教師向十幾名3一6歲的孤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絮茸;;學齡期自閉癥兒童注意力選擇性特質與適應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6期
2 李明;宋權華;王淑娟;;利用數(shù)字媒體促進對自閉癥認知的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8期
3 高文;情境學習的關鍵特征及其對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啟示[J];外國教育資料;1997年06期
4 薛t
本文編號:2724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241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