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皮素-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缺氧誘導因子-1在新生鼠肺出血發(fā)生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10:51
【摘要】: 第一部分 低溫缺氧/復溫供氧新生鼠肺出血模型的分段建立 目的分段建立低溫缺氧/復溫供氧新生鼠肺出血模型,探討新生鼠在缺氧、低溫缺氧、低溫缺氧后常氧復溫、低溫缺氧后高氧復溫等不同影響因素作用下肺大體和組織學的改變; 方法選用出生后7~8天的Wister新生鼠58只,隨機分為正常組(C組)10只,缺氧組(H組),低溫缺氧組(HH組),低溫缺氧后常氧復溫組(HHR)和低溫缺氧后高氧復溫組(HHRO_2組)各12只。C組置常溫室內,H組予缺氧(FiO_25~6%)6h,HH組缺氧同時置10±1℃冷室內,予低溫缺氧6h,HHR組同HH組進行低溫缺氧6h,然后置37℃環(huán)境復溫并吸入空氣(常氧)2h,HHRO_2組同HHR組,但復溫時供高濃度氧(FiO_2>95%)。各組新生鼠處死后取肺組織,觀察肺大體情況,切片HE染色觀察肺組織病理學改變。肺大體改變按等級不同分為5級。 結果1.實驗組新生鼠共死亡13只,死亡率27.08%(13/48),C組無死亡;2.H組、HH組、HHR組和HHRO_2組肺大體均有改變,H組呈現水腫,HH瘀血明顯,可見點狀和局灶性出血,HHR組和HHRO_2組見局灶出血增多,HHR組有2例彌漫性出血,HHRO_2組有4例呈彌漫性出血,彌漫性肺出血主要發(fā)生在復溫復氧階段;各實驗組肺大體改變與C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組間比較除HHR組與HHRO_2組外,其余各組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3.各實驗組組織學改變包括肺泡及間質水腫、肺間隔斷裂、肺泡擴張及融合和肺泡出血。 結論低溫缺氧/復溫供氧能成功誘發(fā)新生鼠肺出血,肺出血發(fā)生由肺水腫向點狀肺出血、局灶肺出血、彌漫性肺出血發(fā)展,彌漫性肺出血主要發(fā)生在復溫供氧后;缺氧、低溫缺氧及復溫供氧各階段均對肺組織造成損傷;高濃度氧可能造成更嚴重損傷。 第二部分 內皮素-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缺氧誘導因子-1在新生鼠肺出血發(fā)生過程中肺內的表達 目的探討在低溫缺氧/復溫供氧新生鼠肺出血過程中內皮素-1(ET-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缺氧誘導因子-1(HIF-1)在肺組織中的表達與作用。 方法選用出生后7~8天的Wister新生鼠58只,隨機分為正常組(C組)10只,缺氧組(H組),低溫缺氧組(HH組),低溫缺氧后常氧復溫組(HHR)和低溫缺氧后高氧復溫組(HHRO_2組)各12只,模型分段復制過程同第一部分。分別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檢測肺組織中前內皮素原mRNA(ppET-1mRNA)、VEGFmRNA、缺氧誘導因子-1αmRNA(HIF-1αmRNA)的表達;放射免疫方法檢測肺組織中ET-1含量;WesternBlot方法和免疫組化方法檢測VEGF在肺組織中的表達。 結果1.ppET-1mRNA在H組、HH組、HHRO_2組表達增強,與C組比較,P均0.01;ET-1含量在各實驗組均增高,進入復溫供氧期后有所下降,各組與C組比較P均0.01;在H組、HH組,ppET-1mRNA表達與肺組織中ET-1含量呈正相關,分別r=0.72和r=0.67,P均0.05。2.VEGF188mRNA在H組、HH組表達增強,與C組比較,P均0.01;VEGF蛋白在各實驗組表達增強,與C組比較,H組、HH組P均0.05,HHR組和HHRO_2組P均0.01。3.在H、HH組,ET-1與VEGF表達成正相關,分別r=0.72和r=0.66,P均0.05;4.HIF-1αmRNA表達在各組中無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1.ET-1和VEGF在各個階段都參與肺出血的形成;2.ET-1可能促進了VEGF的表達;3.HIF-1α在肺出血中作為核轉錄因子參與調控ET-1和VEGF的表達,但低氧對其調控主要在轉錄后水平。 第三部分內皮素-1雙重受體阻斷劑對新生鼠肺出血的預防作用 目的觀察ET-1雙重受體阻斷劑(波生坦)能否降低低溫缺氧/復溫供氧新生鼠肺出血發(fā)生率以及肺組織中VEGF的表達,評價波生坦在預防肺出血發(fā)生中的作用。 方法選用出生后7~8天的Wister新生鼠106只,隨機分為正常組(C組)10只,實驗組和波生坦組各48只;實驗組和波生坦組再分為H、HH、HHR、HHRO_24個亞組各12只,波生坦組實驗前2h經胃管灌注波生坦,模型分步復制過程同第一部分。觀察各組肺大體改變,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檢測VEGF在肺組織中的表達。 結果1.波生坦組新生鼠死亡5只,實驗組死亡13只,兩組死亡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3.35,P<0.05;2.實驗組肺大體改變同第一部分,包括水腫、點狀出血、局灶性出血甚至彌漫性出血,波生坦組中各亞組肺大體改變均較實驗組有所減輕,從HH亞組開始仍見點狀肺出血發(fā)生,HHR和HHRO_2亞組可見局灶性出血,但未出現彌漫性出血,HHR和HHRO_2亞組肺大體改變與實驗組相應亞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分別T=193.5,P<0.05和T=199.0,P<0.01;3.與正常組比較,波生坦組中各亞組VEGF表達無顯著性差異,H=3.43,P>0.05。 結論ET-1受體阻斷劑能減輕新生鼠低溫缺氧/復溫供氧肺出血的發(fā)生,其機制與阻斷ET-1的作用及下調VEGF表達有關。
【圖文】:
實驗動物
正常肺Wiste:新生鼠,日齡7~8天色澤粉紅,無水腫和出血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722.1
本文編號:2672508
【圖文】:
實驗動物
正常肺Wiste:新生鼠,日齡7~8天色澤粉紅,無水腫和出血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7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洪斌,李素芝,江成劍,鄭必海,姚文新,周曉波;初發(fā)性復發(fā)性高原肺水腫血漿VEGF變化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2 陳克正,王衛(wèi);新生大鼠肺出血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對臨床的啟示[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2年05期
3 陳盛,何念海,明佳;新生兒早期肺出血誘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4年04期
4 陶莉,陳克正;低溫缺氧/復溫供氧新生鼠出血肺組織中缺氧誘導因子-1α蛋白的表達[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雷應權,任雨笙,鄧正蓉,李宏,周興文,彭順舟;高原肺水腫患者血漿內皮素-1、一氧化氮含量的測定[J];高原醫(yī)學雜志;2000年04期
6 王衛(wèi),陳克正,陳光華,呂回;新生鼠出血肺組織中內皮素-1、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水平與表達[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3年05期
7 陳克正;新生兒肺出血常用療法評價與新療法展望[J];臨床兒科雜志;2004年11期
8 許植之 ,蔣小鏞,趙衛(wèi)華,武海燕,周曉玉,程銳;新生兒肺出血193例診治探討[J];臨床兒科雜志;2003年02期
9 陳克正,王衛(wèi),呂回;肺出血新生鼠肺組織病理與肺內氧自由基關系[J];小兒急救醫(yī)學;2002年04期
10 婁丹,王清江,班秀昀;新生兒肺出血的高危因素[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4年07期
,本文編號:26725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6725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