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游戲治療學齡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 沙盤游戲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學齡前兒童 conners父母癥狀問卷 出處:《醫(yī)學與哲學(B)》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對學齡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進行沙盤游戲治療,研究沙盤游戲對學齡前兒童ADHD治療的有效性及可行性。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將使用conners父母問卷篩查、并經DSM-V診斷的3歲~5歲ADHD兒童28例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進行12周(每周1次)的沙盤游戲治療,對照組不予干預。試驗結束后再次行conners父母問卷調查,將各組間及組內進行ADHD得分及其他行為問題得分的比較。試驗組沙盤游戲治療后多動指數及多動-沖動得分均較前顯著下降(P0.05),品行問題和學習問題也較前顯著下降(P0.05)。沙盤游戲能顯著改善學齡前兒童ADHD的主要癥狀,適宜學齡前兒童ADHD的治療。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ADHD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DH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sand table game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DHD. Twenty-eight children aged between 3 and 5 years old with ADHD diagnosed by DSM-V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12 weeks (once a week) sand game therapy. There was no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experiment, conners parents questionnaire was performed again. The scores of ADHD and other behavioral problems in each group and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hyperactivity index and hyperactivity / impulse score of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group (P 0.05). The main symptoms of ADHD in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sand play, which wa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HD in preschool children.
【作者單位】: 大連市婦幼保健院;
【基金】:2013年大連市衛(wèi)生局課題(WSJ/KJC-01-JL-01)
【分類號】:R749.94
【正文快照】: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又稱多動癥,是兒童期尤其是學齡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類疾病,其癥狀初現年齡在3歲~4歲。它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和沖動控制力差為主要臨床特征,常伴有學習障礙,直接影響學齡期兒童的學業(yè)和生活質量[1]。我國學齡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楊美榮;黃瑞雪;杜君;羅紅格;高志華;;沙盤游戲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療效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年25期
2 劉超;汪鳳炎;;兒童游戲治療中的多重沖突及其化解[J];醫(yī)學與哲學(B);2015年02期
3 蘇程;劉軍;湯姿英;文飛;吳文濤;;家庭沙盤游戲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共患對立違抗障礙兒童長期療效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年12期
4 張敏;池霞;;學齡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3年01期
5 阿依奴爾 吾買爾;杜亞松;金文嵐;鐘向陽;David Coghill;Shunying Au;;上海市閘北區(qū)學齡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病率及癥狀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2年04期
6 常憲魯;張燕;王華云;;鎮(zhèn)江市學齡前兒童注意缺陷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11期
7 王巧敏;黃鋼;章小雷;何秀玲;王丹丹;;沙盤游戲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9期
8 徐潔;張日f;;箱庭療法應用于家庭治療的理論背景與臨床實踐[J];心理科學;2007年01期
9 劉津,王玉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進展[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英;劉詠梅;陶芳;李濤;唐靜;;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聯合哌甲酯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初步研究[J];廣東醫(yī)學;2017年04期
2 金偉敏;黃雨茅;楊秀錄;金國信;;哌甲酯聯合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臨床效果[J];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3 趙永鑫;徐淑云;何繪敏;;沙盤游戲治療學齡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B);2017年02期
4 吳佳k;顧美珍;陳淑梅;陳偉;倪坤;徐宏鳴;李曉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對睡眠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兒科雜志;2017年02期
5 丁玲;張宇;;深海魚油在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6年11期
6 周風舉;趙云;李競;姜麗真;盧海燕;李春柳;;團體沙盤游戲治療對圍化療期肺癌患者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6年11期
7 冉茂群;余文玉;肖農;;一對一分階段沙盤游戲干預改善抽動障礙患兒癥狀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年19期
8 李志佳;陸志新;張霞;石磊;王棟;程灶火;;箱庭治療在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治療中的療效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6年04期
9 ZHAO Yue-yue;LU Zhi-bo;;Basic Research on Ten Years' Sandplay Therapy in China[J];校園英語;2016年22期
10 呂園園;朱錦燁;徐杰;;感覺統(tǒng)合訓練聯合鹽酸哌甲酯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年1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曉星;;家庭認知行為療法在兒童焦慮癥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學與哲學(B);2013年09期
2 王偉;辛志勇;;國外兒童關系性攻擊影響因素及測量方法新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A);2013年01期
3 晏國娟;王平;杜文冉;齊浩;董靜怡;;父母培訓對學齡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干預效果的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3年01期
4 張敇銘;徐光興;林榕發(fā);;沙盤游戲療法干預語言障礙的回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11期
5 張雅妮;麥堅凝;;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定量腦電圖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1年05期
6 王巧敏;黃鋼;章小雷;何秀玲;王丹丹;;沙盤游戲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9期
7 金文嵐;阿依努爾·吾買爾;杜亞松;鐘向陽;David Coghill;;上海市閘北區(qū)5~15歲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年04期
8 蘇榮坤;王旭梅;;精神分析視角下網絡游戲迷戀者的心理景觀[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10年07期
9 賴小林;巢東蕊;丁成文;;沙盤游戲療法的應用及研究現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6期
10 郗浩麗;;現代精神分析中的游戲治療理念與應用[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巧敏;章小雷;黃鋼;;沙盤游戲的應用現狀[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尹芳;;沙盤游戲治療對重復夢影響的個案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年12期
3 常紅麗;;近十年國內沙盤游戲(箱庭)療法綜述[J];經營管理者;2010年10期
4 余文玉;張際;王倩;楊玉婷;;沙盤游戲治療癔癥個案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24期
5 徐紅群;周永琴;穆國英;汪雨萍;陳敏華;孫建娣;;團體沙盤游戲對護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2年09期
6 王巧敏;章小雷;黃鋼;;沙盤游戲在兒童心理治療和教育中的運用現狀[J];中國婦幼保健;2010年06期
7 劉永賢;;心理咨詢大學生82例初始沙盤基本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3期
8 李北容;申荷永;;沙盤游戲意象療愈體驗問卷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6期
9 譚健烽;禹玉蘭;楊杰霖;秦亞平;雷光和;;內外向人格傾向者沙盤作品特征比較[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3期
10 何江軍;;沙盤游戲治療未成年人焦慮情緒的機制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靜;;團體沙盤游戲技術對兒童問題行為的干預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毛穎梅;趙碩;;唐氏綜合癥幼兒沙盤游戲特點的個案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朱麗霞;;團體沙盤游戲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應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4 蔡成后;蔡寶鴻;黃福生;;沙盤游戲模具收集與主題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項錦晶;申荷永;李巍;;一例戀物癖的沙盤游戲心理分析治療[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麗麗;;一例兒童學?植腊Y的沙盤游戲治療案例分析[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姜澤志;呂建國;;沙盤游戲治療“解教前綜合征”的個案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宋斌;;團體沙盤游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干預性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崔靜靜;;沙盤游戲治療康復期精神分裂癥的個案報告[A];2013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 陳侃 項錦晶 申荷永;沙盤游戲的治愈之道[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周映夏;30%的中小學生需心理輔導[N];中山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肖平 本報通訊員 傅連;沙盤游戲里藏玄機[N];蘇州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忠田 通訊員 王懷蓮;沙盤游戲克服兒童“偏倚”[N];健康報;2009年
5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宋成 馮冬梅;玩沙盤游戲也能治心病[N];中山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陸一波;沙盤游戲說出“不能說的秘密”[N];解放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王海平;用尊重的力量重塑心靈[N];人民公安報;2013年
8 姚新媛 周琳;讓孩子在陽光下健康成長[N];連云港日報;2008年
9 陳翩翩邋張元章 黃潔邋張元章邋黃潔;撩開心靈的神秘面紗[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丹;“越紅團體沙盤游戲”對小學生孤獨感的干預效果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晶;沙盤游戲治療在早期不安全依戀兒童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麗萍;初中生攻擊性特征及沙盤游戲干預[D];寧夏大學;2015年
4 陳禮灶;團體沙盤游戲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和學校適應的干預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賈嬌;團體沙盤游戲影響高中生焦慮的實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貢德英;4-8歲兒童對心理沙盤游戲沙具選擇的偏好性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7 焦翊修;不同依戀風格大學生的沙盤游戲特征[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8 陳星;沙盤游戲對中學生自立人格塑造的干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9 李東平;團體沙盤游戲對中年級小學生攻擊行為的干預效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10 柯青青;沙盤游戲對初中生學業(yè)情緒調節(jié)的個案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655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46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