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現(xiàn)狀及思考
本文關鍵詞:注重實訓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新聞學論集第29輯》2013年
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現(xiàn)狀及思考
袁軍 王宇
【摘要】:本文在介紹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點分布情況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學科建設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新聞傳播學二級學科的設置應當符合媒介融合的大趨勢,學科建設應遵循學科或專業(yè)的基本規(guī)律等觀點。
【作者單位】:
【分類號】:G210-4;G642
【正文快照】:
我國的新聞傳播學學科發(fā)展開端于新聞學。新聞學學科的建設真正起步和發(fā)展于改革開放之后,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人高速發(fā)展時期。1997年新聞學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中分離出來,擴展為新聞傳播學,,成為獨立的一級學科;2004年又被國家確定為重點發(fā)展的九大哲學社會科學之一。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兵;;注重實訓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5期
2 ;青島日報與海洋大學共建新聞傳播學院[J];傳媒;2003年04期
3 李幸;;香港四所大學的新聞與傳播教育[J];青年記者;2009年16期
4 ;重慶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建新聞傳播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舉行[J];國際新聞界;2011年01期
5 趙福壇;2000年的回顧——我是怎樣創(chuàng)建新聞傳播系的[J];廣州師院學報;2000年09期
6 ;京城著名學者來疆舉辦新聞傳播論壇 我院聘請新聞學界著名學者加盟[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羅勝京;李曉雪;;廣東高校新聞傳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S1期
8 ;好學力行 復旦新聞八十載(1929-2009)[J];新聞記者;2009年10期
9 徐建民 ,高春艷 ,來向武;流動在黃土高原上的新聞課堂——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3級學生采訪實習小記[J];今傳媒;2004年04期
10 ;廈門大學十大優(yōu)秀畢業(yè)生風采(排名不分先后)[J];大市場.廣告導報;200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新聞傳播碩士專業(yè)學位設置論證"課題組;;我國新聞傳播業(yè)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研報告 《關于設置新聞傳播碩士專業(yè)學位的考察與論證》附件一[A];新聞學論集(第22輯)[C];2009年
2 邱沛篁;;改革開放三十年蓬勃興起與發(fā)展的四川高校新聞傳播教育[A];第四屆“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老教授事業(yè)貢獻獎”頒獎暨老教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新聞傳播碩士專業(yè)學位設置論證"課題組;鄭保衛(wèi);徐泓;雷蔚真;李玉潔;胡百精;方潔;徐金燦;任敏;張云燕;;關于設置新聞傳播碩士專業(yè)學位的考察與論證[A];新聞學論集(第22輯)[C];2009年
4 黃建友;;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新聞教育改革——以外語類院校新聞專業(yè)為例[A];新時期中國新聞學學科建設30年[C];2008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歷史概述[A];新聞學論集(第25輯)[C];2010年
6 宋原;;在藝術實踐中強化德育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衛(wèi)民;[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陳霄飛;[N];中華新聞報;2006年
3 本報實習記者 劉君;[N];江蘇教育報;2009年
4 謝天武 本報記者 韓士德;[N];科技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丁華艷;[N];中華新聞報;2004年
6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 熊妍;[N];北京日報;2007年
7 記者 倪金鳳;[N];華興時報;2009年
8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供稿;[N];中華新聞報;2009年
9 周應;[N];中華新聞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范靜;[N];欽州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嘉;重學輕術:論日本高等新聞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寧;媒介融合時代地方高校新聞教育人才培養(yǎng)[D];渤海大學;2012年
2 羅曼;我國高校特色新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顧涵;我國體育院校體育新聞專業(yè)本科培養(yǎng)路徑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4 吳曉平;涉性傳播及其對大學生兩性觀念的影響[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喬碩功;輿論戰(zhàn)背景下高校傳媒人才的培養(yǎng)[D];中南大學;2007年
6 徐夏;中澳傳播學碩士教育比較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張淼;新媒體條件下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理念轉向與實踐創(chuàng)新[D];暨南大學;2010年
8 陳玄;中國高校新聞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王洋;我國東北地區(qū)高校新聞學專業(yè)新聞職業(yè)道德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夏建軍;英美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注重實訓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0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6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