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媒體的網絡輿論引導力研究
【學位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G206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意義與目的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概況
二、國內研究概況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網絡輿論
第一節(jié) 網絡輿論的現(xiàn)狀
一、輿論
二、網絡輿論
第二節(jié) 網絡輿論要素的特征
一、網絡輿論主體的特征
二、網絡輿論客體的特征
三、網絡輿論本體的特征
第三節(jié) 網絡輿論存在的問題及引導的必要性
一、網絡輿論存在的問題
二、網絡輿論引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傳統(tǒng)媒體對網絡輿論引導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節(jié) 網絡輿論形成過程中傳統(tǒng)體所扮演角色分析
一、網絡輿論一般形成過程——以“藍可兒失蹤案”為例
二、傳統(tǒng)媒體的角色扮演——以“重慶不雅視頻案”為例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媒體對網絡輿論的引導方式
一、傳統(tǒng)媒體輿論引導基本方式——基于勸服理論分析
二、作為網絡輿論的重要信源——基于議程設置理論分析
三、建構網絡時代輿論生態(tài)環(huán)境——基于培養(yǎng)理論分析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媒體引導網絡輿論面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媒體自身的困境
二、來自網絡媒體的沖擊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傳統(tǒng)媒體網絡輿論引導力的提升方法
第一節(jié) 增強媒體影響力度:發(fā)揮網絡意見領袖的力量
一、借助網絡環(huán)境中意見領袖的影響
二、傳統(tǒng)媒體自身意見領袖的培養(yǎng)
第二節(jié) 轉變媒體報道方式:從“內容為王”到“受眾為王”
一、網絡時代受眾心理及閱讀方式
二、傳統(tǒng)媒體報道內容及方式的轉變
第三節(jié) 完善媒體隊伍建設:網絡時代把關人的新要求
一、網絡“把關”的失效與重建
二、傳統(tǒng)媒體人在網絡時代應有的素質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云明;;實施網絡編輯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編輯;2008年02期
2 劉峻嶺;;談網絡編輯之基本素養(yǎng)[J];貴圖學刊;2008年01期
3 竇寶國;;淺析我國網絡編輯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編輯之友;2010年04期
4 任寶旗;;網絡編輯的問題及應對[J];新聞愛好者;2010年08期
5 李蕾;;網絡時代的編輯“功夫”[J];新聞與寫作;2010年06期
6 師靜;王湘寧;;網絡編輯的核心競爭力[J];新聞與寫作;2010年08期
7 黃慶森;;淺談提高網絡編輯的素質的重要性[J];科技傳播;2010年14期
8 賈大雷;;網絡假新聞的危害與防范[J];新聞傳播;2011年05期
9 韋宇峰;;網絡編輯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J];大眾科技;2011年08期
10 陳曉梅;;做好網絡編輯工作的策略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聶德民;網絡輿論與社會引導[D];上海大學;2009年
2 方曙光;網絡公共領域及其二重建構[D];上海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浩;論網絡愛國主義[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陳曦露;傳統(tǒng)媒體的網絡輿論引導力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3 曾小明;網絡輿論及其導向管理[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4 李青兵;網絡輿論的特點及控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賀榮榮;網絡發(fā)展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D];鄭州大學;2007年
6 王新春;網絡編輯的職能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何西婷;政府對網絡輿論的適度管理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陳思潔;網絡傳播中的噪音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孫建國;網絡輿論的預警與安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余瑞冬;網絡編輯社會角色及素質能力剖析[D];廣西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848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84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