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謠言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922.16;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雅光;;發(fā)達國家網絡謠言綜合治理機制及其借鑒[J];理論導刊;2016年05期
2 王彬彬;;美國如何治理網絡謠言[J];新重慶;2013年09期
3 劉肖潔;;網絡謠言的法律界定[J];三江高教;2015年04期
4 李順;;中國發(fā)布抵制網絡謠言倡議[J];丹東海工;2012年01期
5 邵常偉;徐婷婷;;高校網絡謠言的誘發(fā)因素及其危害[J];黑龍江科學;2018年23期
6 何琴;;淺談網絡謠言的形成與治理[J];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21期
7 何應文;;政府應對網絡謠言過程機制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21期
8 熊沛瑤;;網絡謠言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場[J];現代交際;2018年21期
9 何志平;;網絡謠言假以“新聞”傳播的特點與阻斷策略[J];傳媒觀察;2018年12期
10 蘇和生;;大數據時代下網絡謠言的法律規(guī)制探析[J];現代交際;201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鐘育周;;訛言謊語的刑法邊界——試論網絡謠言入刑的困境與出路[A];尊重司法規(guī)律與刑事法律適用研究(下)——全國法院第27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16年
2 李亞銘;楊波;王喜嚴;劉宗元;;陜西省網絡謠言治理機制的建構研究[A];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優(yōu)秀成果選編(2012-2013年度)[C];2014年
3 方林;黃立;;簡論網絡謠言的特性及防控對策[A];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4年)[C];2014年
4 王佳寧;;不同類型網絡謠言對態(tài)度改變影響的實驗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毛佳鵬;;研究生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度調查報告[A];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德育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6 蔣艷艷;;傳統(tǒng)媒體:網絡倫理問題的新突破——基于網絡謠言的分析[A];媒介秩序與媒介文明研討會暨第二屆新聞傳播倫理與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7 盛偉芳;;重大突發(fā)事件中網絡謠言的話語分析[A];首屆長三角影視傳媒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5年
8 劉怡君;;超網絡視角下的突發(fā)事件網絡輿論演化與管控研究[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A11系統(tǒng)工程方法在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9 朱剛;;網絡謠言的甄別機制研究[A];“決策論壇——區(qū)域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德斌;加大信用懲戒 打擊網絡謠言[N];中國商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張鑫;小心,,網絡謠言在身邊[N];邢臺日報;2019年
3 南簫劍;網絡謠言止于誰[N];中國青年報;2012年
4 記者 來揚;清理網絡謠言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N];中國青年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邱晨輝;抵制網絡謠言 高校師生理性響應[N];中國青年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王燁捷;支持依法打擊網絡謠言[N];中國青年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蘇德悅 實習生 吳可晴;網絡謠言止于何時?[N];人民郵電;2019年
8 大呂;打擊網絡謠言絕不手軟[N];太原日報;2019年
9 王嘉興;死于網絡謠言[N];中國青年報;2019年
10 翟濯;破解“真相迷宮”,營造清朗網絡空間[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鄭路;群體極化中的網絡謠言傳播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2 孫莉玲;幾類網絡輿情研判模型及應對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3 王璐;網絡謠言規(guī)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年
4 王佳寧;網絡謠言對態(tài)度改變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5 袁會;公共事件網絡謠言傳播中的主體互動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6 王理;突發(fā)公共事件中的網絡謠言傳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7 沈超;網絡謠言傳播中話題擴散與網民群體行為的協(xié)同演進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8 王婷;多維視野下的中國手機媒介[D];山東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旭;網絡謠言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9年
2 虢夢澤;我國網絡謠言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李文廣;具有信息老效應的網絡謠言傳播模型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李明潔;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網絡謠言的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5 張偉強;網絡謠言行政法規(guī)制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8年
6 龍宇琦;網絡謠言的刑法規(guī)制[D];廣西民族大學;2018年
7 石瑞杰;論網絡謠言的法律規(guī)制[D];河北大學;2017年
8 孫威;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疑難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8年
9 袁琳琳;網絡謠言的刑法規(guī)制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9年
10 付云騰;社會沖突視閾下大學生網絡謠言認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607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0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