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我國電視技術發(fā)展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央音樂學院》 2007年
走近定音鼓
沙米
【摘要】: 每當談到定音鼓,人們的眼前立刻浮現(xiàn)出大型交響樂隊的情景,這正說明了定音鼓在交響音樂中的重要地位。而對于很多人來講,定音鼓又是一種十分神秘的打擊樂器。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在幾百年的交響音樂發(fā)展史中定音鼓又是如何變遷的呢? 本文試圖通過多種角度對定音鼓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夠讓人們從更高的角度、更全面的范圍和更細致的方面認識和了解定音鼓及定音鼓在交響音樂中的應用。也希望對廣大打擊樂演奏者、(特別是定音鼓演奏者)愛好者和對打擊樂器關注的作曲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全文分為前言、歷史發(fā)展、結構特性、作曲技法分析以及代表作品的表演風格表演技法分析這五個部份。論文的“前言”部份,主要介紹了定音鼓在交響音樂中的地位,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況以及筆者的研究初衷;在“定音鼓的歷史發(fā)展”中,著重從客觀的歷史角度對定音鼓的由來、變遷和在交響音樂發(fā)展中的革新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在“結構特性”部份,分別對定音鼓的幾種結構規(guī)格、定音鼓槌、定音鼓的發(fā)音特性、定音鼓的運用以及定音鼓的調音這幾方面做出分析;在“作曲技法”部份,分析了定音鼓在交響樂作品中的結構作用,定音鼓與樂隊其他器樂搭配形成的音效(配器法),以及分析在不同音樂形式中定音鼓所起到的特定作用;在“表演風格及技法”部份中,主要針對交響樂隊中定音鼓的表演,從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派時期和二十世紀近現(xiàn)代這幾個時期中挑選出典型的交響樂作品,特根據筆者的工作學習經驗展開表演風格和表演技法的分析。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625.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雪林;;淺談定音鼓在交響樂作品中的角色功能[J];黃河之聲;2008年24期
2 鄭永鵬;;淺談打擊樂在交響樂隊中的重要性[J];意林文匯;2010年05期
3 !じダ锏;戴明瑜;;樂器評傳[續(xù)][J];樂器;1986年05期
4 徐令晉;;中華民族打擊樂的典型節(jié)奏用于定音鼓演奏和教學領域的探索[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4期
5 翟詠;樂隊——培養(yǎng)演奏家的理想園地——我院青年教師解敏來信談旅美學習觀感[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6 ;楊青主要作品創(chuàng)作年表[J];人民音樂;2007年09期
7 鄧韜;;從大管的音色來談大管在交響樂隊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0年05期
8 昌利萍;;論交響樂的發(fā)展歷程——以歐洲交響樂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為例[J];音樂大觀;2011年05期
9 ;讓·皮里松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J];人民音樂;1980年06期
10 何福瓊;;交響樂欣賞漫談(連載三)[J];音樂世界;198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國棟;熊翔;陳招科;曾玉林;;雙梯度多層TaC/SiC復合涂層的結構及其低應力分析[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2 陳志華;秦亞麗;史杰;;弦支穹頂結構體系的分類及結構特性分析[A];首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汪世臣;尹悅佳;郭小森;楊朔;郝東云;;擬南芥全基因組啟動子結構特性比較分析[A];中國遺傳學會功能基因組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陳千良;;從歷史的角度談如何搞好民辦學校的班主任工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黃璐琦;張瑞賢;曹春雨;;我國生藥學的歷史回顧[A];2000中藥研究論文集[C];2001年
6 張嵐;;“治未病”的歷史文化探源[A];第三屆泛中醫(yī)論壇·思考中醫(yī)2007——中醫(yī)“治未病”暨首屆扶陽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黃欣;吳志功;;美國大學排行的產生與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吳靜娜;盧建華;王福影;吳倩文;李瑋;;論健康管理的歷史和現(xiàn)實[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11屆3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朱明華;;我國病理尸檢的過去和現(xiàn)狀[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田恒平;;班級管理:回顧與前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揚;[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0年
2 趙方;[N];音樂周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次旦卓嘎;[N];西藏日報;2008年
4 陳熹;[N];湖北日報;2007年
5 北外;[N];中國文化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徐雪梅;[N];北京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楊競;[N];遼寧日報;2006年
8 戴武 巨力;[N];中國包裝報;2004年
9 卜大偉;[N];音樂周報;2007年
10 戴武;[N];中國包裝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保國;中子捕獲療法中幾類硼攜帶藥劑結構特性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劉燦銘;中國現(xiàn)代書法史[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3 郭光東;陪審團的歷史與價值[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4 鐘錦;康德哲學語境中的辯證法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張利華;高強輕集料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結構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陳巖波;中國古代醫(yī)學書籍發(fā)展史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7 趙鑫;上海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魯定元;文學教育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徐英春;一種故事 兩種說法[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張紀梅;七情學說的歷史與心理學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沙米;走近定音鼓[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2 陳俏巧;中國古代茶具的歷史時代信息[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謝毅敏;我國選舉制度的歷史、現(xiàn)狀和改革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徐蕊;故鄉(xiāng)·歷史·權力[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虹偲;20世紀我國合唱音樂的歷史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6 彭成剛;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歷史考察[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7 鄧卓;我國電視技術發(fā)展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鑫;走出意識形態(tài)之鏡[D];吉林大學;2007年
9 張玉華;生態(tài)文明的歷史與觀念[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何強;建國以來我國競技體育體制改革的歷史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電視技術發(fā)展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5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1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