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危機生成機制探析
本文選題:自媒體 + 網絡輿論; 參考:《出版廣角》2017年19期
【摘要】:網絡輿論危機的生成是一個復雜、多元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強互動性、跨時空性、廣泛性、強破壞力、群極化性、外溢性等特征。但危機并不是突然爆發(fā)的,從網絡輿論熱點轉化為危機輿論,需要經過生成、傳播和演變的過程。文章從自媒體傳播輿論場的特征入手,探析網絡輿論危機生成的結構要素、演化機制和生成動因,以期把握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危機的生成演化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應對危機,化解危機。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is a complex and multivariate dynamic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nteractivity, transtemporal, extensive, destructive, group polarization, spillover and so on. But the crisis does not suddenly erupt, from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ot spot to the crisis public opinion, needs to pass through the generati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Star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f-media public opinion fiel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cause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in order to grasp the law of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in the era of self-media, so as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crisis. Defuse the crisis.
【作者單位】: 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2017年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網絡輿論危機視域下的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2400410148)成果
【分類號】: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保衛(wèi);掌握駕馭和引導輿論的藝術 提高應對和化解輿論危機的水平[J];新聞記者;2005年02期
2 袁利民;;網絡輿論危機的分析把握與管理引導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6年21期
3 杜瑩;武軍禮;;從道家思想看化解輿論危機[J];青年記者;2008年17期
4 李玉海;徐暢;馬思思;;網絡輿論危機應急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J];情報科學;2010年07期
5 趙丹;;網絡輿論危機與“五重效應”化解[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底高揚;;網絡輿論危機的生成機制與應對策略[J];科技傳播;2011年04期
7 底高揚;;網絡輿論危機的生成機制與應對策略[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季柏新;李暉;向陳;;論構建高校網絡輿論危機處理的長效機制[J];企業(yè)家天地;2011年06期
9 王兆喜;;網絡輿論危機的生成邏輯與應對措施[J];唯實;2011年Z1期
10 高丹;;政府應對網絡輿論危機的策略研究[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生;陳依靜;;地方政府網絡輿論危機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衛(wèi)戰(zhàn)”的案例分析[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2 王慧軍;;政府網絡輿論危機及其治理原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高昊;薛寶琴;;新媒介環(huán)境中災難事件輿論危機的特點與成因[A];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付玉;;淺析自媒體語境下人際傳播的潛變[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5 吳思強;;全媒體時代媒體和記者的社會責任[A];影像大噴發(fā)時代新聞攝影人的擔當——第十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張少君;;自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在大中華區(qū)的非合作博弈——以涉及兩岸三地媒體的“胖達人”事件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3)——網絡化關系:新傳播與當下中國論文集[C];2013年
7 韓娜;;全媒體時代我國電視媒體對外發(fā)展探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鞏志明;;融入全媒體時代——《華商報》近年的變革簡述[A];影像大噴發(fā)時代新聞攝影人的擔當——第十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連相如;;高校新聞攝影教育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發(fā)展的需要[A];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十一屆全國媒體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常州市武進區(qū)檢察院 王成 牟維熙;應對涉檢網絡輿論危機之我見[N];江蘇法制報;2012年
2 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副秘書長 人民在線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 《網絡輿情雜志》副總編輯 單學剛;提升監(jiān)測技術建立輿情危機應急預案[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3 辜勝阻;網絡輿論危機是社會管理新挑戰(zhàn)[N];撫州日報;2011年
4 趙金紅;對“中國制造”輿論危機的反思[N];中華新聞報;2008年
5 龍湖區(qū)新津司法所 黃海鑫;提升政府網絡輿論危機管理能力[N];汕頭日報;2012年
6 中共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黃雁行;善待媒體 善用媒體[N];南方日報;2009年
7 木真;求證是媒體的責任[N];中國民航報;2014年
8 潘祥輝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系;“自媒體”革命的政治社會學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黃曉紅;“自媒體”時代要靠真誠贏口碑[N];安徽日報;2013年
10 記者 唐文之;自媒體如何將影響力變現(xiàn)[N];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恩韶;網絡輿論危機下的當代中國政府形象塑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旭偉;基于公共管理視角的網絡輿論危機管理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馬玲;網絡輿論危機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3 張敬;網絡輿論危機下我國政府形象的建構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4 歐翠萍;公共網絡輿論危機的發(fā)生與治理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楊萍萍;企業(yè)網絡輿論危機生成機制及應對策略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6 胡卉婷;新媒體時代災難傳播中輿論危機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6年
7 林利;網絡輿論危機管理的政府職責及其防控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8 李岳姣;網絡空間政府輿論危機治理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0年
9 徐暢;我國網絡輿論危機應急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晶;我國網絡輿論危機政府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74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87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