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道德與情感——《理智與情感》的文化內(nèi)涵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00:55
國內(nèi)外一些評論家認為奧斯汀的小說情節(jié)與伯克的社會政治思想不謀而合,卻未注意到伯克情感主義哲學家的身份,沒有對伯克式教養(yǎng)和切斯特菲爾德式教養(yǎng)加以區(qū)分,殊不知前者注重道德,而后者注重舉止禮儀。本文將《理智與情感》放在英國情感主義思潮的歷史文化框架下,以教養(yǎng)為切入點加以解讀,指出奧斯汀的"教養(yǎng)觀"與蘇格蘭情感主義哲學家之間的關聯(lián)。從沙夫茨伯里到休謨,從斯密到伯克,可見一條"同情"脈絡,而這脈絡中后來又多了一種更大的存在,即奧斯汀的貢獻。
【文章來源】:國外文學.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流于形式的切斯特菲爾德式教養(yǎng)
二、 重視同胞情感的伯克式教養(yǎng)
三、 奧斯汀“教養(yǎng)觀”的哲學淵源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啟蒙時代的“同情”[J]. 金雯.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2]作為秩序的文化:伯克對英國文學的影響[J]. 殷企平. 外國文學研究. 2017(01)
[3]理查遜的《克拉麗莎》與18世紀英國的性別與婚姻[J]. 金雯. 外國文學評論. 2016(01)
[4]《理智與情感》中的“思想之戰(zhàn)”[J]. 黃梅. 外國文學評論. 2010(01)
本文編號:3298256
【文章來源】:國外文學.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流于形式的切斯特菲爾德式教養(yǎng)
二、 重視同胞情感的伯克式教養(yǎng)
三、 奧斯汀“教養(yǎng)觀”的哲學淵源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啟蒙時代的“同情”[J]. 金雯.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2]作為秩序的文化:伯克對英國文學的影響[J]. 殷企平. 外國文學研究. 2017(01)
[3]理查遜的《克拉麗莎》與18世紀英國的性別與婚姻[J]. 金雯. 外國文學評論. 2016(01)
[4]《理智與情感》中的“思想之戰(zhàn)”[J]. 黃梅. 外國文學評論. 2010(01)
本文編號:32982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29825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