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式化與構式變化》介紹
本文關鍵詞:《構式化與構式變化》介紹
更多相關文章: 語法化研究 內(nèi)容介紹 語法學界 構式語法 詞匯化 古英語 能產(chǎn)性 類詞綴 語義化 話語功能
【摘要】:正近幾年來國際語法學界的一個研究趨勢是從歷時的角度討論構式內(nèi)部的變化和新構式的產(chǎn)生,將語法化問題納入構式主義的視角進行考察。語法化研究名家Traugott與構式語法著名學者Trousdale合著的《構式化與構式變化》便是該領域引人矚目的新成果。1.內(nèi)容介紹第1章框架本書對語言變化采用構式主義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構式如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
【關鍵詞】: 語法化研究;內(nèi)容介紹;語法學界;構式語法;詞匯化;古英語;能產(chǎn)性;類詞綴;語義化;話語功能;
【分類號】:H04-5
【正文快照】: 近幾年來國際語法學界的一個研究趨勢是從歷時的角度討論構式內(nèi)部的變化和新構式的產(chǎn)生,將語法化問題納入構式主義的視角進行考察。語法化研究名家Traugott與構式語法著名學者Trousdale合著的《構式化與構式變化》便是該領域引人矚目的新成果。1.內(nèi)容介紹第1章 框架 本書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敏;;關于語法化研究的若干問題[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年01期
2 曹爽;;語法化理論與近年漢語語法化研究進展[J];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06期
3 孫悠夏;;功能主義與形式主義的語法化研究評述——語法化的本質特征、機制及動因探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4 孫穎穎;;語法化研究綜述[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年10期
5 劉永華;;漢語虛化、語法化研究綜述(上)[J];語文學刊;2014年03期
6 段賀磊;;語法化研究綜述[J];課程教育研究;2012年24期
7 周姿含;;“比”的語法化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3年24期
8 王寅;狹義與廣義語法化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黃立鶴;向明友;;歷史與發(fā)展:境外漢語語法化研究綜述[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高彥收;;語法化研究綜述[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成建;;“不成”的語法化研究綜觀[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饒琪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內(nèi)外語法化研究的交流平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張秀松 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語法化研究的現(xiàn)實與困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董秀芳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法化研究:爭議與發(fā)展并存[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杰旺;中西方語法化研究發(fā)展史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2 范麗娜;分句結合方式的語法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傳強;否定轉移的語法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胡玲;“X以來,Y”句的成句條件及語法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謝子文;“竟然、居然”語法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范桂娟;《助字辨略》語法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沈娜;漢語“方”的本義及其語法化研究[D];溫州大學;2012年
8 曾儀菲;漢語“從”的語法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陳云香;漢語“個”的語法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10 匡存玖;漢語“得”的語法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42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4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