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回族“四莊話”的語音特點
本文關(guān)鍵詞:循化回族“四莊話”的語音特點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循化“四莊話” 混糅型送氣聲母 回族漢語
【摘要】:文章從音系入手總結(jié)"四莊話"的語音特點,詳細地描述了"四莊話"的"混糅型送氣聲母"這一語音特征,指出:"四莊話"語音特點的形成與周邊不同語系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影響有關(guān)。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
【關(guān)鍵詞】: 循化“四莊話” 混糅型送氣聲母 回族漢語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海河湟地區(qū)多民族走廊語言生態(tài)調(diào)查研究》階段性成果,批準號:11BYY031
【分類號】:H172.2
【正文快照】: 循化“四莊”,是指位于青海省循化撤拉族自治縣縣城附近的瓦匠莊、托壩、線尕拉、沙壩塘四個村莊(當?shù)厝朔Q“莊,積'?。關(guān)區(qū)e莊”的說法,“工、溝、莊”分別指“撒拉族、藏族、回族”聚居地原來的社會組織名稱,“中原四莊”指的就是上述四個回族人居住的莊子,亦稱“河沿四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遵平;赤水(白云)方言的語音特點[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張曉宏;從語音特點看焦作方言的歷史流變[J];焦作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 彭澤潤;湖南宜章大地嶺土話的語音特點[J];方言;2002年03期
4 錢曾怡;《汾河流域方言的語音特點及其流變》序[J];語文研究;2003年03期
5 王詠梅;;龍巖新羅區(qū)“地方普通話”的語音特點[J];龍巖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王三敏;;陜西合陽防虜寨方言的語音特點[J];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陽名強;;湖南新化話語音特點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鐘江華;陳立中;;張家界白族聚集區(qū)“民家腔”的語音特點[J];民族論壇;2011年16期
9 李慧霞;;河南平輿方言的語音特點[J];漯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甘于恩;許潔紅;;廣東陽山土話的語音特點初探[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文軒;;河橋話與蘭州城區(qū)話的語音異同[A];西北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13年
2 丁思志;;送氣擦音的語音特點—以黔東南黃平苗語為例[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楊薇薇;;四川南充集鳳方言音系研究[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4 李新魁;;西夏語輔音系統(tǒng)研究[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C];199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方言土語總關(guān)情[N];涼山日報(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文娟;太原市南郊區(qū)方言的語音特點[D];山西大學;2007年
2 黎平;廣西百色話的語音特點及其嬗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賴小燕;湖南宜章東風鄉(xiāng)客家話與俄俚話的語音接觸影響[D];中南大學;2009年
4 武寧絲;廣西平樂新塘面土話語音詞匯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章萱;長沙方言輕聲的語音和音系特征[D];湖南大學;2005年
6 謝元春;雙牌江村鎮(zhèn)土話音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彭建國;湖南通道“本地話”調(diào)查[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周惠珍;鄉(xiāng)音無改識客來[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焦君;黎城方音歷史演變考[D];青海民族大學;2011年
10 劉英玲;湖南汨羅大荊三峽移民和當?shù)鼐用穹窖越佑|初期的語音[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917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1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