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 語義 句法
【摘要】:動詞是漢語詞類重要的一類,動詞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根據(jù)動詞所帶賓語語義類型數(shù)量的不同,從“系”的角度來研究動詞詞類,是動詞研究的一個重要角度,但目前此類研究較少。本文統(tǒng)計出《漢語動詞用法詞典》(1999)中的209個現(xiàn)代漢語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以此為研究對象,從“系”的角度,立足于語義和句法等語法理論,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其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nèi)容。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紹本文的選題意義、研究現(xiàn)狀、語料來源和研究方法以及創(chuàng)新點。第二章,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概述。首先對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所帶的受事賓語和處所賓語進行界定并探討與兩者相對應的形式標準,分析了兩種賓語的語義特征。其次,對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進行整體概述,從語義上界定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最后,把209個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從語義角度進行分類呈現(xiàn)。第三章,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語義分析。本章對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語義分類與語義特征進行研究。從語義上,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可分為心理活動類和動作行為類兩大類,其中動作行為類又可劃分為位移類、接觸類和關涉類。本章分別對它們進行形式探討,以確保語義和形式相對應。另外,每類動詞還進行了更小的次類劃分。最后,本章深入分析了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的語義特征,從各方面考察中得出了[+強動作性][+處置性][+持續(xù)性]和[-完成性]等語義特征。第四章,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句法分析。本章包括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基本句式、變換句式、特殊句式和擴展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所有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滿足基本句式“S+V+O_(受事)”“S+V+O_(處所)”;變換句式方面,本章分別從所聯(lián)系的受事賓語和處所賓語角度來看,部分動詞滿足“把”字句、“被”字句,“S+V+在/到+O_(處所)(+上/里)”“S+從/在/到+O_(處所)(+上/里)+V/V重疊/V+補語”以及綜合聯(lián)系形式“在+O_(處所)+V+O_(受事)”“把+O_(受事)+V+到+O_(處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所能適用的存現(xiàn)句“NP_1+V+著/了+NP_2”、兼語句“NP_1+VP_1+NP_2+VP_2”、動詞賓語句“NP_1+VP_1+VP_2(+NP_2)”和小句賓語句“NP_1+VP_1+NP_2+VP_2(+NP3)”四種句式;擴展形式方面,本章主要考察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補語(包括數(shù)量補語、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和介詞補語)和動態(tài)助詞“了、著、過”的情況,主要分析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與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成分的結合情況。結語部分是對全文的概括總結,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方面。動詞研究歷來是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但從“系”的角度探求動詞的次類還不系統(tǒng)。本文對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進行了初步探討,進一步的全面、細致研究仍需日后不斷挖掘。
【關鍵詞】: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 語義 句法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46.3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7
- 一、選題意義9-10
- 二、研究現(xiàn)狀10-14
- (一)受事賓語、處所賓語相關研究10-12
- 1.受事賓語的研究現(xiàn)狀10-11
- 2.處所賓語的研究現(xiàn)狀11-12
- (二)二系動詞相關研究12-14
- 1.與“系”有關的動詞研究現(xiàn)狀12-13
- 2.與二系動詞有關的研究現(xiàn)狀13
- 3.與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有關的研究現(xiàn)狀13-14
- (三)研究現(xiàn)狀分析14
- 三、語料來源和研究方法14-16
- (一)語料來源14-15
- 1.詞典14-15
- 2.語料庫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1.意義與形式相結合15
- 2.靜態(tài)描寫與動態(tài)解釋相結合15
- 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15-16
- 四、創(chuàng)新點16-17
- 第二章 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概述17-34
- 一、受事賓語、處所賓語分析17-27
- (一)受事賓語17-22
- 1.受事賓語的界定17-18
- 2.受事賓語的形式標準18-21
- 3.受事賓語的語義特征21-22
- (二)處所賓語22-27
- 1.處所賓語的界定22-23
- 2.處所賓語的形式標準23-26
- 3.處所賓語的語義特征26-27
- 二、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27-33
- (一)系27-29
- (二)二系動詞29
- (三)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29
- (四)《漢語動詞用法詞典》中的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29-33
- 小結33-34
- 第三章 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語義分析34-57
- 一、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的語義類型34-45
- (一)位移類34-39
- 1.主體位移類36
- 2.客體位移類36-37
- 3.共同位移類37-39
- (二)接觸類39-43
- 1.直接接觸類41-42
- 2.間接接觸類42-43
- (三)關涉類43-45
- 二、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的語義特征45-56
- (一)強動作性和處置性45-49
- (二)持續(xù)性和未完成性49-56
- 小結56-57
- 第四章 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的句法分析57-92
- 一、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基本句式分析57-61
- 二、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變換句式分析61-68
- (一)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聯(lián)系受事賓語時的變換句式61-65
- 1.S+把+O_(受事)+V/V重疊/V+了/著/過/補語61-63
- 2.O_(受事)+被+S+V/V重疊/V+了/著/過/補語63-65
- (二)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聯(lián)系處所賓語時的變換句式65-68
- 1.S+V+在/到+O_(處所)(+上/里)65-66
- 2.S+從/在/到+O_(處所)(+上/里)+V/V重疊/V+補語66-68
- 三、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特殊句式分析68-74
- (一)存現(xiàn)句——NP_1+V+著/了+NP_268-70
- (二)兼語句——NP_1+VP_1+NP_2+VP_270-71
- (三)動詞賓語句——NP_1+VP_1+VP_2(+NP_2)71-73
- (四)小句賓語句——NP_1+VP_1+NP_2+VP_2(+NP_3)73-74
- 四、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擴展形式分析74-91
- (一)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后帶補語的情況74-84
- 1.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數(shù)量補語74-78
- 2.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結果補語78-79
- 3.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趨向補語79-81
- 4.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介詞補語81-84
- (二)受事、賓語二系動詞后帶動態(tài)助詞的情況84-91
- 1.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著”84-86
- 2.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了”86-89
- 3.受事、處所賓語二系動詞帶“過”89-91
- 小結91-92
- 結語92-94
- 附錄94-109
- 參考文獻109-11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15-116
- 致謝11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寶順;;處所賓語和處所賓語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年05期
2 趙旭;;典型處所賓語與非典型處所賓語[J];漢語學習;2013年03期
3 邵健;;處所賓語的語義分類和認知屬性[J];漢語學習;2012年05期
4 單寶順;;從處所賓語看趨向動詞與趨向結構[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5 范穎睿;;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謂語動詞的語義特征[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6 樸鄉(xiāng)蘭;;“處所類”把字句的演變[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5期
7 徐靖;;“移動樣態(tài)動詞+處所賓語”的語義功能[J];漢語學習;2009年03期
8 魏紅;;漢語常用動詞的帶賓能力考察[J];漢語學報;2009年02期
9 尹戴忠;;漢語動詞研究綜述[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范曉;;關于漢語賓語問題的思考——紀念漢語主賓語問題討論五十周年[J];漢語學習;200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語義語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7年
2 申修瑛;現(xiàn)代漢語詞語搭配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周衛(wèi)華;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xiàn)代漢語動賓語義搭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謝曉明;相關動詞帶賓語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婷婷;現(xiàn)代漢語對象賓語一系動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趙旭;現(xiàn)代漢語處所賓語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月;現(xiàn)代漢語對象賓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稅蓮;現(xiàn)代漢語詞語搭配原理與動賓搭配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高俊霞;現(xiàn)代漢語方式賓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宗杉;“動詞+處所賓語”的句法語義及相關語法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洪爽;以多系動詞V為核心構成的“NP_1VNP_2”及其派生格式考察[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醍;現(xiàn)代漢語處所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9 葉川;現(xiàn)代漢語“動詞+目的賓語”結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96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9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