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日三語者的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漢-英-日三語者的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三語者 跨語言重復啟動效應 語義歸類 詞匯判斷
【摘要】:本文旨在考察漢-英-日三語者的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研究采用語義歸類和詞匯判斷任務,以40個漢、英、日非同源翻譯對等詞為實驗材料。研究結果表明:1)語義歸類任務下,存在跨語言條件下一語對二語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但不存在跨語言條件下二語對三語、一語對三語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2)詞匯判斷任務下,存在跨語言條件下一語對二語、二語對三語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但不存在跨語言條件下一語對三語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實驗結果支持修正等級模型和詞匯連接模型。
【作者單位】: 浙江海洋學院;
【關鍵詞】: 三語者 跨語言重復啟動效應 語義歸類 詞匯判斷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1.引言作為雙語認知科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記憶表征研究已受到學界關注。相關研究(如:Potter et al.1984;de Groot 1992;KrollStewart 1994;Krollde Groot 1997)采用圖片命名、翻譯啟動、語義啟動、翻譯再認等研究范式對雙語記憶表征進行了考察,先后提出了詞匯連接模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利軍;韋瑋;張積家;;熟練普-粵雙言者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積家;張鳳玲;;熟練粵語-普通話雙言者聽覺詞的語言表征[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4期
2 丁雪華;;方言——普通話——英語講話者的心理詞典表征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年10期
3 黃健;陸愛桃;張積家;;跨語言干涉對粵語-普通話雙言者言語流暢性的影響[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4 侯秋霞;張積家;;客家方言名詞語法性對事物性別編碼與分類的影響[J];心理研究;2012年04期
5 王悅;陳俊;張積家;;方言與普通話并用:雙言心理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08期
6 麥穗妍;陳俊;;非熟練潮-粵雙言者的語義通達:來自聽覺詞加工的證據(jù)[J];心理學報;2014年02期
7 宋珊珊;靜進;王慶雄;楊文翰;金宇;朱艷娜;陳亞軍;陳學彬;李秀紅;;粵語大學生粵語和普通話雙語Stroop效應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年04期
8 吳文春;陳俊;麥穗妍;;熟練潮-普雙言者的語義通達機制:來自通道比較的證據(jù)[J];心理科學;2015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宓林;不同熟練程度雙言者語音加工過程的ERP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全交界;熟練粵語—普通話雙語雙方言重復啟動的ERP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3 蔡林江;非熟練粵—普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的ERP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4 陳亞楠;漢維雙語者維吾爾語的語義記憶表征和通達模型實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5 王震;中—英—日雙語者語碼轉換過程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呂勇;許貴芳;沈德立;;漢英語言內及語言間重復啟動效應的ERP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年02期
2 李利;莫雷;;雙語記憶表征研究的新視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陳卓銘,林谷輝,高然;普通話-粵語雙語使用及翻譯心理研究[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1996年04期
4 李利;莫雷;潘敬兒;;不同熟練水平粵語-普通話雙語者言語產(chǎn)生中的語言依賴效應[J];現(xiàn)代外語;2008年01期
5 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科學;2005年06期
6 李利;莫雷;王瑞明;羅雪瑩;;非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學報;2006年05期
7 劉偉志;劉明波;;中-英雙語語義通達機制的啟動效應實驗[J];心理學探新;2005年04期
8 白斯木汗·哈吾斯別克;雙語現(xiàn)象分析[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闊,王敬欣;漢——英并列雙語者圖片命名的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1期
2 肖麗輝;羅倩;陳寶國;彭聃齡;;不同加工任務下情緒詞的掩蔽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科學;2009年01期
3 張鋒;黃希庭;郭秀艷;;時序知覺重復啟動效應的作用機制[J];心理學報;2009年03期
4 李暢;陳加;何春紅;陳安濤;;Flanker任務中純凈的沖突適應效應[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5 劉培朵;楊文靜;李暢;陳安濤;;基于特定領域的沖突適應效應[J];心理科學;2013年03期
6 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科學;2005年06期
7 張鋒;黃希庭;;反應選項對時序知覺重復啟動效應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0年11期
8 李利;莫雷;王瑞明;羅雪瑩;;非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學報;2006年05期
9 唐丹丹;劉培朵;陳安濤;;沖突觀察能誘發(fā)沖突適應[J];心理學報;2012年03期
10 彭聃齡,李燕平,,劉志忠;重復啟動條件下中文雙字詞的識別[J];心理學報;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肖麗輝;羅倩;陳寶國;彭聃齡;;不同任務下情緒詞類型對無意識重復啟動效應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劉宏艷;胡治國;劉聰慧;彭聃齡;;情緒價對詞匯多次重復啟動效應的調節(jié)[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鄭麗;郭秀艷;;不同啟動水平下情緒性信息的重復啟動效應[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秦速勵;沈政;;恒河猴重復啟動效應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王祥鵬;陳安濤;;沖突適應效應的腦網(wǎng)絡機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鄭麗;朱磊;郭秀艷;;負性信息的重復啟動效應:一個fMRI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鋒;時序知覺的重復啟動效應[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麗;情緒性信息的重復啟動效應[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震;中—英—日雙語者語碼轉換過程的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3 李揚穎;非熟練雙語者聽覺條件下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唐丹丹;沖突適應的神經(jīng)動態(tài)[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18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1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