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的語言觀與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7-08-10 04:28
本文關鍵詞:嚴復的語言觀與翻譯
【摘要】:嚴復主要是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工具論語言觀,并未將"言"和"意"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認為中西文化、語言有著根本上的相通。這種樂觀主義讓他相信秦漢古文能夠更好地翻譯西書;在譯名的翻譯上更多采用了"格義"的方法;在表達效果上則有一個"雅"的追求。嚴復翻譯策略與他的語言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
【關鍵詞】: 嚴復 語言觀 工具論與本體論 翻譯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語言變革史”(15ZDB080) 江蘇省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A008)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翻譯首先是一種語言活動,它最基本的要求是譯者在理解源語言意思的前提下,將其轉換到目標語中,實現(xiàn)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然而翻譯又不是簡單的語言轉換,因為翻譯活動的目的是實現(xiàn)意義的交流,其中就有一個如何認識“言”、“意”關系的問題。按照語言工具論的理解,“言”和“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欣;本體論的辯證困境及其轉機[J];河北學刊;2004年03期
2 康靈童;“雙波包”與易哲學:關于量子力學的一種本體論詮釋[J];周易研究;1997年01期
3 劉捷;從本體論到實踐論——馬克思主義論人的方法的根本變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4 俞宣孟;本體論正義[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0年01期
5 朱寶信;論人本學哲學的三種本體論形態(tài)[J];學術研究;2002年02期
6 郭磊;李馨宇;;主體性尺度在古希臘本體論中的開啟與限度問題[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吳炫;劉淮南;;關于理論原創(chuàng)、本體論和文學性的對話[J];山花;2005年01期
8 王天民;實踐的歷史性及其對本體論思維方式的超越[J];理論探討;2001年06期
9 鄭偉;;論本體論的演進[J];學術交流;2008年02期
10 高清海;;馬克思對“本體論思維方式”的歷史性變革[J];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04年0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志新;從“本體論思維方式”到“實踐觀點思維方式”[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648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64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