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坎侗語口頭敘事語篇的話題連續(xù)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下坎侗語口頭敘事語篇的話題連續(xù)性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下坎侗語 口頭敘事語篇 話題連續(xù)性 語法手段 篇章動因
【摘要】:侗語研究已取得頗豐的成果。但相較音系、詞匯、句法方面的研究,侗語語篇方面的研究較少。侗族民間故事是侗族文化一個重要的載體,而侗族無本民族書寫系統(tǒng),對這些侗語口頭敘事語篇進行記錄研究,有助于侗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以及對今后的侗語語篇領(lǐng)域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研究下坎侗語口頭敘事的話題連續(xù)性。首先,應(yīng)用田野語言學(xué)和記錄語言學(xué)的相關(guān)方法,對流傳于下坎當?shù)氐娜齻民間故事進行記錄、轉(zhuǎn)寫和翻譯。在此基礎(chǔ)上,從語法手段和影響因素這兩大方面對這些敘事語篇的話題連續(xù)性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具體而言就是,這些敘事語篇中使用了哪些語法手段來實現(xiàn)話題連續(xù)性,而這些語法手段與什么篇章動因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下坎侗語這些敘事語篇使用多種語法手段來編碼話題的連續(xù)性,主要有:零型回指、第三人稱代詞、多種有定名詞短語、前置和被動結(jié)構(gòu)。而有定名詞短語具體包括有定光桿名詞短語、帶指示代詞限定語的名詞短語和被定語從句修飾的名詞短語。而有定光桿名詞主要包括人名和親屬稱謂詞。這些不同語法手段的選用受制于回指距離、有無或有多少其他話題插入、話題的突顯度/重要性等篇章動因。
【關(guān)鍵詞】:下坎侗語 口頭敘事語篇 話題連續(xù)性 語法手段 篇章動因
【學(xué)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27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Abbreviations8-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9
- 1.1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11-14
- 1.1.1 Studies of discourse entities11-12
- 1.1.2 Studies of Dong language12-14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14-15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15-17
- 1.3.1 Methodology15-16
- 1.3.2 Data collection16-17
- 1.4 Research ques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17-19
- Chapter Two Topic and Topic Continuity in Narratives19-23
- 2.1 Topic and topic continuity19-21
- 2.1.1 The notion of topic19-20
- 2.1.2 The notion of topic continuity20-21
- 2.2 Factors affecting topic/participant availability21
- 2.3 Common grammatical devices for topic continuity in narrative discourses21-23
- Chapter Three Grammatical Devices Utilized for Topic Continuity in OralNarratives in Xiakan Dong23-46
- 3.1 Zero anaphora23-27
- 3.2 Third person pronoun mu~(22)/mu~(53)27-33
- 3.3 Definite noun phrases33-43
- 3.3.1 Definite bare noun phrases34-37
- 3.3.2 Definite noun phrases with demonstratives37-41
- 3.3.4 Definite noun phrases modified by a relative clause41-43
- 3.4 Fronting43-44
- 3.5 Passive construction44-46
- Chapter Four Discourse Motivations for Choosing Those Grammatical Devices forTopic Continuity46-52
- 4.1 Referential distance46-48
- 4.2 Potential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topics48-50
- 4.3 Topic prominence50-5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2-55
- 5.1 M ajor findings52-53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53-55
- Appendices55-111
- References111-114
- Acknowledgements114-11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林;;侗語方言土語間理解度調(diào)查[J];貴州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4期
2 龍景科;;漢、侗語名物策略及動因分析[J];凱里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04期
3 張民;試較侗語和越語的淵源關(guān)系[J];貴州民族研究;1989年03期
4 覃圣敏;廣西壯侗語諸民族龍蛇觀念的研究[J];社會科學(xué)家;1990年06期
5 石林;;侗臺語研究的新成果──《三江侗語》讀后[J];民族語文;1993年06期
6 田鐵;侗語、漢語詞類用法淺較[J];貴州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1期
7 姜莉芳;新晃漢語中的侗語成分[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04年02期
8 石林,黃勇;侗語的形態(tài)學(xué)特征[J];民族語文;2005年04期
9 曾曉渝;;三江侗語中古漢語借詞[J];民族語文;2006年04期
10 付大林;;侗語發(fā)展的危機與思考[J];凱里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麗明;;漢字侗文與方塊侗字[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明生;保護侗語就是弘揚侗族文化[N];貴州民族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滿香;侗語熟語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xué);2010年
2 劉小紅;侗語的類型學(xué)描寫[D];南昌大學(xué);2012年
3 梁思娥;侗語量詞音變的調(diào)查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xué);2012年
4 王俊芳;車江侗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5年
5 朱靈;廣南侗語口頭語篇記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6 曾笑麗;湖南洞口(艸那)溪侗語語音詞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7 馬曉鈴;廣南侗語詞匯及其文化蘊涵記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8 梁英;下坎侗語口頭敘事語篇的話題連續(xù)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唐守奇;芷江漢語方言與芷江侗語的接觸和相互影響[D];廣西民族大學(xué);2009年
10 許楊陽;貴州侗族地區(qū)侗語的使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604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60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