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語小稱標記“唧”的主觀化及形態(tài)演變——以湖南益陽方言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04:14
本文關鍵詞:湘贛語小稱標記“唧”的主觀化及形態(tài)演變——以湖南益陽方言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湘語 贛語 小稱標記“唧” 主觀化 形態(tài)語義學 形態(tài)語用學
【摘要】:流行于部分湘贛語的小稱標記"唧",來源上與"孩子"義有關,在構詞層面具有"表小"和"表愛"的語義語用功能。在語義和語用表達上,"唧"經歷了一系列主觀化過程,其使用越來越依賴于說話者對于命題的主觀態(tài)度。在形態(tài)上,"唧"經歷了由構詞詞綴到準屈折詞綴再到附綴的演變。"唧"在形態(tài)、語義、語用上的各種用法既是漢語小稱作為顯赫范疇的具體表現(xiàn),也與"唧"自身獨立的音節(jié)地位有關。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湘語 贛語 小稱標記“唧” 主觀化 形態(tài)語義學 形態(tài)語用學
【基金】:社科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漢語方言的語音與語法”資助
【分類號】:H17
【正文快照】: 引言跨語言研究表明,小稱來源在語義和語用上與“孩子”義有關(Jurafsky 1996)。一般認為,小稱的核心義表“小”,同時引申出喜愛、親昵等語用色彩。朱曉農(2004)指出,小稱的初始義和核心是“親昵”,小稱應該叫“昵稱”。林華勇、馬U,
本文編號:592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9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