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方言語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5 10:54
太湖縣隸屬安徽省安慶市,地處皖鄂兩省交界處,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太湖方言屬贛方言懷岳片。本文對太湖方言的音系進行詳細的描寫,將太湖音系與南昌音系、波陽音系進行比較,揭示太湖音系中的贛方言特征,將太湖音系與安慶音系、英山音系進行比較,揭示太湖音系中的江淮官話成分,將太湖音系與岳西音系、宿松音系進行比較,從空間的差異看江淮官話影響皖西南方言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討論太湖方言的性質,為解決皖西南方言的歸屬問題提供依據(jù)。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引言。介紹太湖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移民小史,述評太湖方言研究的現(xiàn)狀,說明本文的研究意義及研究方法,交代語料的來源。第二章:描寫太湖方言城西話音系,分析聲韻調系統(tǒng)、介紹文白異讀及輕聲。第三章:城西話音系與中古音的比較,總結城西話的音韻特點。第四章:描寫太湖方言內部的差異,對太湖方言進行內部分區(qū)。第五章:太湖方言與周邊方言的比較。本章是論文的重點,從聲韻調三個方面將太湖方言與江西贛方言、安徽江淮官話、湖北江淮官話及皖西南方言進行比較,探討太湖方言與贛方言、江淮官話的關系,揭示江淮官話影響皖西南方言的過程。第六章:單字音考。對太湖方言“妳”、“呂”、“伏”三個特...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太湖縣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移民小史
(二) 太湖方言研究概況
(三) 選題的意義、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語料來源及相關說明
二、太湖方言城西話音系
(一) 聲韻調分析
1. 聲韻調系統(tǒng)
2. 聲韻調配合關系
(二) 文白異讀
1. 聲母文白異讀
2. 韻母文白異讀
3. 聲調文白異讀
(三) 輕聲
三、中古音與城西方音的比較
(一) 聲韻調系統(tǒng)的比較
1. 聲母系統(tǒng)
2. 韻母系統(tǒng)
3. 聲調系統(tǒng)
(二) 城西方音的主要音韻特點
四、太湖方言內部的語音差異及分區(qū)
五、太湖方言與周邊方言的語音比較
(一) 聲母特點的比較
1. 古全濁聲母的今讀
2. 精知莊章組聲母的今讀
3. 見系聲母的今讀
4. 日母的今讀
5. 泥來母的今讀
(二) 韻母特點的比較
1. 陰聲韻
2. 陽聲韻
3. 入聲韻
(三) 聲調特點的比較
1. 各方言點的聲調系統(tǒng)
2. 聲調系統(tǒng)的共性和差異
(四) 本章小結
1. 各方言點語音特征的共性和差異
2. 太湖方音中的贛方言特征和江淮官話特征
3. 從皖西南方言內部差異看江淮官話對皖西南方言的影響
4. 從語音比較看太湖方言的性質
六、單字音考
(一) "妳"字考
1. 妳1
2. 妳2
3. 妳3
(二) "呂"字考
(三) "伏"字考
七、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一:太湖姓氏族系源地及遷入太湖時間表
附錄二:太湖方言城西話同音字匯
附錄三:太湖方言城西話分類詞表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有關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官話方言宕江攝陽聲韻知系字讀音分合類型及其演變關系[J]. 高曉虹. 中國語文. 2009(02)
[2]安徽省的漢語方言[J]. 趙日新. 方言. 2008(04)
[3]江西贛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新論[J]. 孫宜志. 漢語學報. 2008(03)
[4]安徽方言研究綜述[J]. 錢錦偉. 文教資料. 2008(19)
[5]陜南贛方言島[J]. 郭沈青. 方言. 2008(01)
[6]江淮官話的分區(qū)(稿)[J]. 劉祥柏. 方言. 2007(04)
[7]贛語的分區(qū)(稿)[J]. 謝留文. 方言. 2006(03)
[8]安慶三縣市江淮官話的歸屬[J]. 孫宜志. 方言. 2006(02)
[9]從龔廷賢醫(yī)籍歌括用韻看明代贛方言的若干特點[J]. 李軍. 語言研究. 2006(01)
[10]少數(shù)蟹攝二等字今讀“麻沙”韻探因[J]. 鐘明立. 古漢語研究. 2006(01)
博士論文
[1]江淮官話語音研究[D]. 吳波.復旦大學 2007
[2]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D]. 劉澤民.上海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皖西南方言語音研究[D]. 黃拾全.暨南大學 2008
[2]合安方言音韻研究[D]. 吳波.上海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08411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太湖縣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移民小史
(二) 太湖方言研究概況
(三) 選題的意義、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語料來源及相關說明
二、太湖方言城西話音系
(一) 聲韻調分析
1. 聲韻調系統(tǒng)
2. 聲韻調配合關系
(二) 文白異讀
1. 聲母文白異讀
2. 韻母文白異讀
3. 聲調文白異讀
(三) 輕聲
三、中古音與城西方音的比較
(一) 聲韻調系統(tǒng)的比較
1. 聲母系統(tǒng)
2. 韻母系統(tǒng)
3. 聲調系統(tǒng)
(二) 城西方音的主要音韻特點
四、太湖方言內部的語音差異及分區(qū)
五、太湖方言與周邊方言的語音比較
(一) 聲母特點的比較
1. 古全濁聲母的今讀
2. 精知莊章組聲母的今讀
3. 見系聲母的今讀
4. 日母的今讀
5. 泥來母的今讀
(二) 韻母特點的比較
1. 陰聲韻
2. 陽聲韻
3. 入聲韻
(三) 聲調特點的比較
1. 各方言點的聲調系統(tǒng)
2. 聲調系統(tǒng)的共性和差異
(四) 本章小結
1. 各方言點語音特征的共性和差異
2. 太湖方音中的贛方言特征和江淮官話特征
3. 從皖西南方言內部差異看江淮官話對皖西南方言的影響
4. 從語音比較看太湖方言的性質
六、單字音考
(一) "妳"字考
1. 妳1
2. 妳2
3. 妳3
(二) "呂"字考
(三) "伏"字考
七、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一:太湖姓氏族系源地及遷入太湖時間表
附錄二:太湖方言城西話同音字匯
附錄三:太湖方言城西話分類詞表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有關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官話方言宕江攝陽聲韻知系字讀音分合類型及其演變關系[J]. 高曉虹. 中國語文. 2009(02)
[2]安徽省的漢語方言[J]. 趙日新. 方言. 2008(04)
[3]江西贛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新論[J]. 孫宜志. 漢語學報. 2008(03)
[4]安徽方言研究綜述[J]. 錢錦偉. 文教資料. 2008(19)
[5]陜南贛方言島[J]. 郭沈青. 方言. 2008(01)
[6]江淮官話的分區(qū)(稿)[J]. 劉祥柏. 方言. 2007(04)
[7]贛語的分區(qū)(稿)[J]. 謝留文. 方言. 2006(03)
[8]安慶三縣市江淮官話的歸屬[J]. 孫宜志. 方言. 2006(02)
[9]從龔廷賢醫(yī)籍歌括用韻看明代贛方言的若干特點[J]. 李軍. 語言研究. 2006(01)
[10]少數(shù)蟹攝二等字今讀“麻沙”韻探因[J]. 鐘明立. 古漢語研究. 2006(01)
博士論文
[1]江淮官話語音研究[D]. 吳波.復旦大學 2007
[2]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D]. 劉澤民.上海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皖西南方言語音研究[D]. 黃拾全.暨南大學 2008
[2]合安方言音韻研究[D]. 吳波.上海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08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0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