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料庫的日本留學生單音形容詞習得偏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11:19
單音形容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語言學界對單音形容詞的本體研究較多,但未能充分運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尤其是建立在語料庫之上的研究更少。本文在北京語言大學的“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對日本留學生的單音形容詞運用狀況進行實際觀察、確認、描述、解釋和評價,根據(jù)偏誤語料,進行分析與歸納,弄清偏誤的性質(zhì),找到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發(fā)現(xiàn)偏誤的規(guī)律,來了解學習者本身的語言學習障礙,尋找單音形容詞學習的更好的策略,有針對性的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文章采用了語料庫統(tǒng)計與偏誤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將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確定了220個單音形容詞作為研究范圍,從語料庫的原始語料中篩選了這些單音形容詞的偏誤語料進行分析。偏誤語料分為兩大類,即單音形容詞運用的偏誤和單音形容詞相關的偏誤分析,又分別從語法偏誤、詞匯偏誤、語義偏誤和語用偏誤等四個層面進行了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現(xiàn)象的描述與規(guī)律的總結(jié)。兩大類偏誤所占的比例相近,單音形容詞運用的偏誤占偏誤總量的48.3%,單音形容詞相關的偏誤分析占偏誤總量的51.7%。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對兩類情況不可偏廢。在四個層面的偏誤中,語法偏誤占偏誤總量的50.6%,是偏誤最多的一類,需要我們引...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課題來源
2、研究目的、意義及現(xiàn)狀
3、本文研究范圍及相關方法原則
第1章 語料分析過程
1.1 語料來源
1.2 語料提取
1.3 語料分類
1.4 語料分析
第2章 單音形容詞運用的偏誤
2.1 語法偏誤
2.1.1 詞法偏誤
2.1.2 句法偏誤
2.2 詞匯偏誤
2.2.1 單音節(jié)代替雙音節(jié)造成的偏誤
2.2.2 近義單音形容詞理解不確導致偏誤
2.3 語義偏誤
2.3.1 主謂關系語義不合
2.3.2 狀中關系語義不合
2.3.3 定中關系語義不合
2.3.4 中補關系語義不合
2.3.5 述賓關系語義不合
2.4 語用偏誤
2.4.1 肯否不當
2.4.2 表義矛盾
2.4.3 表義不精煉
第3章 與單音形容詞相關的偏誤分析
3.1 語法偏誤
3.1.1 詞法偏誤
3.1.2 句法偏誤
3.2 詞匯偏誤
3.2.1 運用單音形容詞的生造詞語
3.2.2 固定用法的錯用
3.3 語義偏誤
3.3.1 單音形容詞的狀語與之語義不合
3.3.2 單音形容詞的補語與之語義不合
3.3.3 單音形容詞與“的”、“地”、“得”語義關系不合
第4章 單音形容詞偏誤頻度情況分析
4.1 單音形容詞的偏誤頻度情況
4.2 單音形容詞偏誤數(shù)量懸殊的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220 個單音形容詞
附錄2 單音形容詞運用情況匯總
附錄3 單音形容詞各詞偏誤數(shù)量匯總
附錄4 單音形容詞使用頻度
附錄5 中日兼有漢字在日本漢字中的使用頻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留學生單音形容詞使用偏誤研究[J]. 王海艷,馬云靜. 才智. 2011(02)
[2]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離合詞研究[J]. 崔廣利. 語文學刊. 2010(16)
[3]論句式意義[J]. 范曉. 漢語學報. 2010(03)
[4]同素近義單雙音節(jié)形容詞的差異及認知模式[J]. 吳穎.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4)
[5]詞語搭配問題與語言研究[J]. 李軍. 中華文化論壇. 2008(04)
[6]形容詞帶賓語的分類[J]. 朱連芳. 語文學刊. 2006(14)
[7]定中結(jié)構(gòu)中“的”字的隱現(xiàn)規(guī)律[J]. 王光全,柳英綠.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6(02)
[8]性質(zhì)形容詞重論[J]. 張國憲. 世界漢語教學. 2006(01)
[9]偏誤的類別、產(chǎn)生原因及教學策略[J]. 柳麗慧.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5(05)
[10]外國學生照應偏誤分析——偏誤分析叢論之三[J]. 肖奚強. 漢語學習. 2001(01)
博士論文
[1]單音形容詞作狀語和補語的對比研究[D]. 劉振平.北京語言大學 2007
[2]“A點兒+V”與“V+A點兒”[D]. 張平.湖南師范大學 2004
[3]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研究[D]. 史銀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試論形容詞作賓語的述賓短語[D]. 馬新娜.浙江師范大學 2010
[2]單章節(jié)形容詞重疊式的漢—越對比研究[D]. 楊氏秋賢.華東師范大學 2008
[3]漢語單音形容詞及留學生習得偏誤考察分析[D]. 馬云靜.河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20486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課題來源
2、研究目的、意義及現(xiàn)狀
3、本文研究范圍及相關方法原則
第1章 語料分析過程
1.1 語料來源
1.2 語料提取
1.3 語料分類
1.4 語料分析
第2章 單音形容詞運用的偏誤
2.1 語法偏誤
2.1.1 詞法偏誤
2.1.2 句法偏誤
2.2 詞匯偏誤
2.2.1 單音節(jié)代替雙音節(jié)造成的偏誤
2.2.2 近義單音形容詞理解不確導致偏誤
2.3 語義偏誤
2.3.1 主謂關系語義不合
2.3.2 狀中關系語義不合
2.3.3 定中關系語義不合
2.3.4 中補關系語義不合
2.3.5 述賓關系語義不合
2.4 語用偏誤
2.4.1 肯否不當
2.4.2 表義矛盾
2.4.3 表義不精煉
第3章 與單音形容詞相關的偏誤分析
3.1 語法偏誤
3.1.1 詞法偏誤
3.1.2 句法偏誤
3.2 詞匯偏誤
3.2.1 運用單音形容詞的生造詞語
3.2.2 固定用法的錯用
3.3 語義偏誤
3.3.1 單音形容詞的狀語與之語義不合
3.3.2 單音形容詞的補語與之語義不合
3.3.3 單音形容詞與“的”、“地”、“得”語義關系不合
第4章 單音形容詞偏誤頻度情況分析
4.1 單音形容詞的偏誤頻度情況
4.2 單音形容詞偏誤數(shù)量懸殊的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220 個單音形容詞
附錄2 單音形容詞運用情況匯總
附錄3 單音形容詞各詞偏誤數(shù)量匯總
附錄4 單音形容詞使用頻度
附錄5 中日兼有漢字在日本漢字中的使用頻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留學生單音形容詞使用偏誤研究[J]. 王海艷,馬云靜. 才智. 2011(02)
[2]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離合詞研究[J]. 崔廣利. 語文學刊. 2010(16)
[3]論句式意義[J]. 范曉. 漢語學報. 2010(03)
[4]同素近義單雙音節(jié)形容詞的差異及認知模式[J]. 吳穎.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4)
[5]詞語搭配問題與語言研究[J]. 李軍. 中華文化論壇. 2008(04)
[6]形容詞帶賓語的分類[J]. 朱連芳. 語文學刊. 2006(14)
[7]定中結(jié)構(gòu)中“的”字的隱現(xiàn)規(guī)律[J]. 王光全,柳英綠.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6(02)
[8]性質(zhì)形容詞重論[J]. 張國憲. 世界漢語教學. 2006(01)
[9]偏誤的類別、產(chǎn)生原因及教學策略[J]. 柳麗慧.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5(05)
[10]外國學生照應偏誤分析——偏誤分析叢論之三[J]. 肖奚強. 漢語學習. 2001(01)
博士論文
[1]單音形容詞作狀語和補語的對比研究[D]. 劉振平.北京語言大學 2007
[2]“A點兒+V”與“V+A點兒”[D]. 張平.湖南師范大學 2004
[3]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研究[D]. 史銀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試論形容詞作賓語的述賓短語[D]. 馬新娜.浙江師范大學 2010
[2]單章節(jié)形容詞重疊式的漢—越對比研究[D]. 楊氏秋賢.華東師范大學 2008
[3]漢語單音形容詞及留學生習得偏誤考察分析[D]. 馬云靜.河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20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22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