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東(林巖)壯語方言島語音研究:范式綜合
發(fā)布時間:2021-06-05 07:42
桂東地區(qū)的壯語呈現(xiàn)方言島形式分布,相關調(diào)查研究非常薄弱,但它在歷史比較、接觸影響、自然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本文在田野調(diào)查的基礎上,描寫桂東六個壯語方言點的音韻系統(tǒng),揭示其語音面貌,梳理音類關系,把它納入整個壯語方言的歷史比較范疇,并從音變?yōu)槭裁茨軌虬l(fā)生,為什么在這里/不在這里發(fā)生等角度考慮,綜合多種范式,借鑒語音學成果,引入語音學方法,以桂東(林巖)壯語為平臺,探討了包括桂東壯語在內(nèi)的侗臺語語音演化的十二個專題,對音變的條件、方式、類型、過程、原因等提出一些初步的解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音變進行了總結(jié),印證和深化了‘氣聲’理論假說,并提出一些有別于傳統(tǒng)的看法。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交代研究的對象,其次說明選題的緣由,包括選題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研究的相關動態(tài)、研究的迫切性和研究的新平臺等部分,然后交代本項研究的理論方法,最后交代本文的語料體例,說明我們從事本項研究所憑依的語料來源,并交代全文的體例和格式。依次回答如下問題:研究什么,為什么研究,怎樣研究,以及憑什么材料研究和采用什么行文規(guī)范?旨在開啟全文,張舉綱目。第二章描寫了桂東地區(qū)六個壯語方言島的音系...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術語對譯
第一章 緒論
1.0 引言
1.1 研究對象
1.1.1 桂東概況
1.1.2 壯語分布
1.1.3 語音界定
1.2 選題緣由
1.2.1 選題意義
1.2.2 研究動態(tài)
1.2.3 研究的迫切性
1.2.4 研究的新平臺
1.3 理論方法
1.3.1 關于調(diào)查描寫
1.3.2 關于比較解釋
1.4 語料體例
1.4.1 語料來源
1.4.2 體例格式
1.5 小結(jié)
第二章 音系格局
2.0 引言
2.1 鐘山(林巖)壯語音系
2.2 平樂(坭塘)壯語音系
2.3 賀縣(蘆崗)壯語音系
2.4 平樂(啟善)壯語音系
2.5 昭平(西坪)壯語音系
2.6 蒙山(謝村)壯語音系
2.7 小結(jié)
第三章 音類對應
3.0 引言
3.1 聲類對應
3.2 韻類對應
3.3 調(diào)類對應
3.4 土語歸屬
3.5 小結(jié)
第四章 語音演化
4.0 引言
4.1 送氣音的產(chǎn)生
4.2 內(nèi)爆音的演化
4.3 R聲類的分合
4.4 塞擦音的完善
4.5 復輔音的融合
4.6 唇音變軟腭音
4.7 鼻音聲母塞化
4.8 韻母元音演化
4.9 長短元音演化
4.10 鼻音韻尾增生
4.11 陰陽調(diào)再分化
4.12 舒聲音節(jié)促化
4.13 小結(jié)
第五章 總說
5.1 回顧
5.1.1 本文的要點
5.1.2 音變的特點
5.2 討論
5.2.1 范式比較與范式綜合
5.2.2 說者漸變與聽者突變
5.3 前瞻
5.3.1 更深入的田野調(diào)查
5.3.2 更充分的描寫比較
參考文獻
附錄:桂東林巖壯語同音字表
初學十年,萬水千山(代后記)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211743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術語對譯
第一章 緒論
1.0 引言
1.1 研究對象
1.1.1 桂東概況
1.1.2 壯語分布
1.1.3 語音界定
1.2 選題緣由
1.2.1 選題意義
1.2.2 研究動態(tài)
1.2.3 研究的迫切性
1.2.4 研究的新平臺
1.3 理論方法
1.3.1 關于調(diào)查描寫
1.3.2 關于比較解釋
1.4 語料體例
1.4.1 語料來源
1.4.2 體例格式
1.5 小結(jié)
第二章 音系格局
2.0 引言
2.1 鐘山(林巖)壯語音系
2.2 平樂(坭塘)壯語音系
2.3 賀縣(蘆崗)壯語音系
2.4 平樂(啟善)壯語音系
2.5 昭平(西坪)壯語音系
2.6 蒙山(謝村)壯語音系
2.7 小結(jié)
第三章 音類對應
3.0 引言
3.1 聲類對應
3.2 韻類對應
3.3 調(diào)類對應
3.4 土語歸屬
3.5 小結(jié)
第四章 語音演化
4.0 引言
4.1 送氣音的產(chǎn)生
4.2 內(nèi)爆音的演化
4.3 R聲類的分合
4.4 塞擦音的完善
4.5 復輔音的融合
4.6 唇音變軟腭音
4.7 鼻音聲母塞化
4.8 韻母元音演化
4.9 長短元音演化
4.10 鼻音韻尾增生
4.11 陰陽調(diào)再分化
4.12 舒聲音節(jié)促化
4.13 小結(jié)
第五章 總說
5.1 回顧
5.1.1 本文的要點
5.1.2 音變的特點
5.2 討論
5.2.1 范式比較與范式綜合
5.2.2 說者漸變與聽者突變
5.3 前瞻
5.3.1 更深入的田野調(diào)查
5.3.2 更充分的描寫比較
參考文獻
附錄:桂東林巖壯語同音字表
初學十年,萬水千山(代后記)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211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21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