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習者學習漢語“(在)......上、中、下”引申義用法的偏誤研究
【圖文】:
兩個方位詞的引申義難度較高,掌握一定水平的學習者才能學習。5.2.3.1 (多樂園掌握中國語)第一冊第一冊第十二課“問路”的方位詞釋義部介紹“上邊、中間、下邊、左邊、右邊、后邊、里(邊)、外邊、旁邊、對面、東邊、南邊、西邊、北邊”十五個方位講解內(nèi)容為:表示方向的名詞被稱為方位詞;方位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加其詞的后面。介紹的方位詞數(shù)量最多,而且陪著圖片給學習者提供直觀的釋義,,幫習者理解。 方位詞“上中下”以“上邊”“下邊”“中間”的形式出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中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帥;趙丹;;莫斯科中小學漢語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中國俄語教學;2017年03期
2 向璐;任帥;;內(nèi)高班學生漢語學習適應(yīng)性與學業(yè)的關(guān)系研究——以廣東肇慶中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年04期
3 龔晗倩;;今天,海外的中國孩子如何學漢語[J];中國民族教育;2018年05期
4 王宇新;;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漢語藝術(shù)語言基礎(chǔ)教學路徑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6年10期
5 張淑媛;;非目的語環(huán)境下漢語初級階段對教材的有效使用——以《今日漢語》為例[J];文教資料;2016年27期
6 周一貫;;漢語文教學:呼喚中國精神、中國氣派和中國功夫[J];新教師;2016年10期
7 陳金土;;漢語聲韻里的美育[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8 巴哈依古麗·哈巴斯;;少數(shù)民族幼兒的漢語習得語言訓練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28期
9 扎西卓瑪;;淺談民族地區(qū)的漢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
10 李晗;陳子驕;;來華本科學歷生漢語學習需求調(diào)查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迪力努爾·在努拉;;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A];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年
2 馮禹;;提高歐美學生漢語學習速度的兩點建議[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1年第1期(總第9期)[C];2011年
3 張凌玢;;淺論漢語學習中的文化適應(yīng)[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李澤曦;;對《體驗漢語初中篇》(泰國版)第一冊的考察分析[A];2018年對外漢語博士生論壇暨第十一屆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8年
5 葉爾登別力克;;小學漢語課堂教學探索[A];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6 砂岡和子;古川裕;王松;;日本大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研究[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3年第3期(總第20期)[C];2013年
7 黃金寶;;論目的語環(huán)境下語言環(huán)境對于漢語學習的影響[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5年第2期(總第27期)[C];2015年
8 吾拉爾古麗·吉克山拜;;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A];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年
9 哈力木拉提·托汗;;芻議提高漢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10 哈力木拉提·托汗;;芻議提高漢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A];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殷新宇;“學漢語為生活增添色彩”[N];人民日報;2019年
2 記者 管克江 韓秉宸 暨佩娟 葉琦 孔歌;“漢語學習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N];人民日報;2019年
3 本報駐英國記者 許立群 強薇;“‘漢語橋’拉近了我們與中國的距離”[N];人民日報;2019年
4 本報駐蒙古國記者 霍文;“漢語為我們架起友誼橋”[N];人民日報;2019年
5 北京華文學院教師 韋九報;留住漢語的根[N];語言文字報;2019年
6 本報記者 簡文湘;“學漢語改變了我的命運”[N];廣西日報;2019年
7 本報記者 趙曉霞;科技如何改變漢語學習?[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
8 本報駐曼谷記者 付志剛;走進泰國議員漢語培訓班[N];光明日報;2019年
9 中山大學 周小兵;加強東南亞漢語人才培養(yǎng)與教材研發(f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
10 顧挺宇;《漢語橋·2017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精品傳播漢語之美[N];文藝報;201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石平;初級漢英教學辭典漢語實辭語法分類和標注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年
2 王宇宏;日本軍用漢語教科書(1867-1942)軍事詞匯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3 高飛(GODFREY CHISONI);津巴布韋漢語傳播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4 董海櫻;西人漢語研究述論——16-19世紀初期[D];浙江大學;2005年
5 劉麗萍;漢語截省句[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6 徐英平;俄漢語空間系統(tǒng)多層面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吳勇毅;不同環(huán)境下的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魏紅;面向漢語習得的常用動詞帶賓情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卞浩宇;晚清來華西方人漢語學習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肖應(yīng)云;明清西方傳教士的漢語學習與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淑君;韓國大邱廣域市CPIK項目中學實施情況調(diào)查研究[D];山西大學;2019年
2 于浩(NATDANAI POTHONG);泰國學生漢語時間詞語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遼寧大學;2019年
3 周駿;泰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與HSK成績相關(guān)性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
4 李琬婷;泰國東北部加拉信府公立中學學生漢語學習需求分析[D];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
5 楊帆;協(xié)同教學模式下韓國初中生漢語學習情況動態(tài)研究[D];沈陽大學;2019年
6 朱媛媛;深度教學理念指導下的空客職業(yè)漢語課堂教學設(shè)計[D];天津師范大學;2019年
7 張U_薇;泰國清邁市本土漢語教師教學觀念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8 王飛達;泰國皇家警察尉官大學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diào)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9 鄭雅;漢語英源外來詞語言生態(tài)研究[D];廣西大學;2019年
10 周瑛杰;印尼本土教師漢語綜合課課堂提問調(diào)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75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67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