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方言中“走”的趨向用法
[Abstract]:Regular 1.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verb "walking" in Xiangfen dialect of Shanxi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utonghua, especially in expressing the tendency, such as going to a certain place, generally saying "go to a certain place, go to a certain place" and so on; If it is heard that both sides tend to act, it is often used "V." Go, etc. With the change of syntactic function, the meaning and pronunciation will change accordingly. Putonghua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People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 northern dialect and Putonghua are basically the same grammatically, but in the grammatical format of Putonghua, they do not see the u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bove "walk". Moreover, there is no shadow of "go" in the series of trend verbs in the common grammar books of modern Chinese. Wang Sen (1998), he Wei (1989: 73-74) regard "walking" as Xingyang, Henan.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72.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建校,曹夢;趨向動詞的語法化機制[J];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2 王臨惠;臨猗方言中“走”的語法特點[J];語文研究;1998年01期
3 王森;;鄭州滎陽(廣武)方言的變韻[J];中國語文;1998年04期
4 柯理思;劉淑學;;河北冀州方言“拿不了走”一類的格式[J];中國語文;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仕春;艾紅娟;;山東方言里的一種語法變調(diào)[J];方言;2009年04期
2 王自萬;;開封方言變韻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報;2011年02期
3 洪波;谷峰;;唐宋時期“取”的兩種虛詞用法的再探討[J];漢語史學報;2005年00期
4 李學軍;;河南內(nèi)黃方言雙音節(jié)動詞的變韻[J];漢語學報;2015年03期
5 曾傳祿;;“V+去”和“V+走”[J];世界漢語教學;2013年01期
6 李巧蘭;;河北趙縣方言的D變音[J];語文研究;2013年03期
7 吳衛(wèi)娟;;鄭開片方言研究綜述[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4年10期
8 李小軍;;助詞“了”語法化過程中的音義互動關(guān)系[J];語言研究集刊;2014年02期
9 楊軒;;淺析趨向動詞“來”的語法化[J];文學教育(下);2015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姚婷;;趨向詞“起來”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慧麗;漢語方言變韻的語音格局[D];北京大學;2011年
2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3 李劍影;現(xiàn)代漢語能性范疇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李霞;《金瓶梅詞話》動詞語法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7年
5 陳賢;現(xiàn)代漢語動詞“來、去”的語義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7年
6 劉芳;幾組趨向動詞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來興;宋元話本動詞語法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0年
8 史艷鋒;豫北晉語單字音與變音現(xiàn)象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子華;山西方言助詞“了”及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甜;中級水平留學生漢語趨向補語認知情況考察分析[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張艷;“上來”的綜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蔣靜;從“來/去”的歷時演變看連詞功能的產(chǎn)生[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余足云;現(xiàn)代漢語“VP起來”語法語義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琳;趨向詞“起來”的相關(guān)格式及其語法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6 潘海峰;動后“上”的語法化過程和“V上”結(jié)構(gòu)的句法語義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7 孫斐;“來”和“去”的語法化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斌;含“進、出”類趨向詞的動趨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鶯;中寧話的“走”字句[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黎妲;“起來”與賓語同現(xiàn)情況考察[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慶生;鄭州方言的聲韻調(diào)[J];方言;1987年03期
2 楊平;帶“得”的述補結(jié)構(gòu)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古漢語研究;199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英順;論趨向動詞問題[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2 田宇賀;對“動+趨+名”結(jié)構(gòu)的初步考察[J];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3 李建校,曹夢;趨向動詞的語法化機制[J];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4 朱巨器;日漢趨向動詞的詞義辨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01期
5 蔣華;趨向動詞“上”語法化初探[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6 孫斐,定遠;九十年代以來的趨向動詞研究述評[J];柳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馬玉汴;;趨向動詞的認知分析[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8 王媛;;跟趨向動詞有關(guān)的偏誤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9 蔣斌;;“動詞+趨向動詞”句法及語義關(guān)系[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姚占龍;;動后復(fù)合趨向動詞的動性考察[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胡習之;;現(xiàn)代漢語中還有“動詞+將+趨向動詞”格式[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2 姚婷;;趨向詞“起來”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黃月華;漢語趨向動詞的多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一濤;山西文水方言的趨向動詞及其語法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芳;幾組趨向動詞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陳賢;現(xiàn)代漢語動詞“來、去”的語義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莉維;漢語兒童趨向動詞習得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小華;漢英機器翻譯中趨向動詞的處理[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3 張鑫平;《金瓶梅》趨向動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愛鳳;趨向動詞“來”“去”的分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賴明輝;鳩摩羅什譯經(jīng)中的趨向動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王琦;漢語趨向動詞用作方向詞現(xiàn)象初探[D];北京大學;2011年
7 王敏;《醒世姻緣傳》中的趨向動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呂曉軍;漢語趨向動詞“起來”在“動/形+趨”結(jié)構(gòu)中多義性的認知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梁琳琳;復(fù)合趨向動詞中反向詞的不對稱現(xiàn)象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樊蘇樂;壯泰趨向動詞對比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94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19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