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桐教授與汕大文學院師生座談
本文選題:翻譯文學 + 漢語文學�。� 參考:《華文文學》2017年04期
【摘要】:正6月8日下午,澳門大學朱壽桐教授蒞臨汕頭大學并與文學院師生一起座談,會議由汕大學報編輯部主任柏友進主持。座談主題是"漢語新文學的重要構(gòu)成:翻譯文學",朱教授指出:翻譯文學當然不能算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但無疑屬于漢語文學。漢語的偉大與神奇之處在于,它除了古今語言形態(tài),還特別有翻譯語體形態(tài)。翻譯語態(tài)豐富并提高了漢語的文學表現(xiàn)力,同時也壯大了漢語文學。朱教授激情與理
[Abstract]:On the afternoon of June 8, Professor Zhu Shoutong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visited Shantou University and discussed with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of the Faculty of Arts. The meeting was chaired by Bai Youjin, editorial director of the newspaper of the University of Shantou. The topic of the discussion was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Professor Zhu pointed out: translation literature is certainly no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but undoubtedly belongs to Chinese literature. The great and magical point of Chinese is that it has translation style in addition to ancient and modern language forms. Translation enriches and enhances the literary expressiveness of Chinese, and strengthens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Professor Zhu's passion and reason
【分類號】:G649.2;H0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德明;;翻譯文學史:一段問題史[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秦為民;;文化轉(zhuǎn)型時期的翻譯文學[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王程程;;淺談翻譯文學的地位問題[J];延邊黨校學報;2009年06期
4 王恩科;;翻譯文學經(jīng)典的建構(gòu)——以張谷若譯《德伯家的苔絲》為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謝天振;;翻譯文學——爭取承認的文學[J];中國翻譯;1992年01期
6 彭甄;翻譯文學形態(tài)的歷史類型研究[J];國外文學;1999年02期
7 劉麗麗;宋鳳茹;;簡談《新青年》翻譯文學的特點[J];青年與社會;2013年10期
8 李建美;;簡述國內(nèi)的翻譯文學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3年29期
9 王林,戚詠梅;論創(chuàng)造社的“翻譯文學批評”[J];中國翻譯;2004年03期
10 張友誼;;試論翻譯文學的歸屬問題[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趙稀方;;《新青年》的文學翻譯[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2 夏維紅;年麗麗;;女譯者隱身——基于清末民初女性譯者群體的考察[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3 顧憶青;;媒介視野下翻譯文學的生成與傳播——以1933年《申報·自由談》“蕭伯納專號”為個案[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4 熊輝;;簡論郭沫若的“風韻譯”觀念及其歷史意義——兼論20世紀中國翻譯標準理論的演進[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聯(lián);翻譯文學呼喚批評[N];人民日報;2004年
2 朱振武;中國翻譯文學:從經(jīng)世致用到文化消費[N];人民日報;2010年
3 北京師范大學 王向遠;應有專業(yè)化、專門化的翻譯文學史[N];社會科學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陸秀英;中國當代翻譯文學系統(tǒng)中主體間關系的生態(tài)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盧志宏;新時期以來翻譯文學期刊譯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朱安博;歸化與異化:中國文學翻譯研究的百年流變[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婉莉;《輔仁文苑》中的翻譯文學研究[D];濟南大學;2015年
2 龐芳;析翻譯文學史的編寫體例[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3 劉青青;近代翻譯文學中的女譯者研究[D];濟南大學;2012年
4 聶蘭;西南聯(lián)大的翻譯文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5 童斯琴;從茅盾早期翻譯作品(1917-1927)看中國五四翻譯文學的政治文化特質(zhì):操縱理論視角[D];中南大學;2014年
6 陳海倫;基于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tǒng)中的地位比較Jennie Gerhardt兩個中譯本的翻譯策略[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1年
7 粟琳玲;認同與爭斗[D];貴州大學;2008年
8 胡德俠;詩性智慧視野下翻譯文學中譯者主體性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9 包桂英;蒙古文翻譯文學出版物及其文化影響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10 王艷艷;翻譯家李文俊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565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05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