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的認知功能語境模式
本文選題:認知 + 功能 ; 參考:《外國語文》2016年05期
【摘要】:翻譯是一個主客體互動體驗的過程,翻譯的語境理論應充分考察相關主客觀語境因素及其互動。結合功能語境理論和認知翻譯模式,我們提出翻譯中的語境因素應包含社會文化、交際情景和語篇上下文等客觀語境要素和社會認知與個人認知等主觀語境要素。個人認知和社會認知作為主體認知界面作用于社會文化、交際情景和語篇之間,譯文是這五個語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結果。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teraction. The context theory of translation should fully examine the relevan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Combined with functional context theory and cognitive translation model, we propose that contextu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should include objective contextual elements such as social culture, communicative context and discourse context, and subjective contextual elements such as social cognition and personal cognition. Personal cogni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act as subject cognitive interfaces between social culture,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 and discourse. The transl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and restriction of these five contextual elements.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度精品文科建設項目“語義、句法及翻譯研究”(FRF-BR-15-004B)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基金項目“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譯者風格研究”(06198080)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鐳;;語境與意義的選擇及理解[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2 約翰·佩婁;榕培;;誰是語境?[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2年06期
3 鄭榮馨;語境新論[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4 李東;論科學語境的概念和結構[J];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5 陳進,曾道明;語境構成淺論[J];山東外語教學;2000年02期
6 何玲梅;語境的本質特征[J];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7 朱全國;語境在文學藝術活動中的制約作用[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01期
8 鐘q茂;淺談語境的構成因素[J];龍巖師專學報;2005年01期
9 馮春蓮;;語境認知與誤解[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10 羅迪江;;語境生成“三分說”[J];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艷艷;;從文化語境看歸化和異化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聰;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語境設計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李雨萍;論具體語境下翻譯策略的選擇[D];南京大學;2015年
3 楊莉莉;基于語境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陳玫;語境差現(xiàn)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盛海濤;翻譯中語境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7年
6 詹仁美;語境、交際與翻譯[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竇佳佳;反思語境[D];山西大學;2012年
8 陳穎;語境與翻譯[D];蘭州大學;2006年
9 高珊;翻譯語境的三維時空下的動態(tài)闡釋[D];中南大學;2012年
10 鄧指輝;語境對俄語主觀情態(tài)影響力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43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04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