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副詞連用情況分析
本文選題:重復副詞 + 連用。 參考:《南昌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重復副詞“也、又、再、還、重、重新、一再、再次、再度、再三”等等的連用情況在漢語中出現(xiàn)普遍,通過這些副詞出現(xiàn)例句的對比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重復副詞這個小類內部成員連用時基本遵循這樣一個順序,即:也又還“再”系列“重”系列。在這個語序序列中,既可以相鄰兩項連用,也可以在保持相對順序的情況下間隔連用。這一順序出現(xiàn)的制約因素主要有:語義指向,所隱含的時間順序指向以及跟動詞的語義關系近遠(轄域關系)。當然會有一些違背上述順序的逆序現(xiàn)象,如“又還”的鏡像“還又”,“又再”的鏡像“再又”,“又重新”的鏡像“重新又”等。這些逆序情況的出現(xiàn)其實是受另外一些因素的制約,并不影響整個序列的正確性,反而從反面驗證了上述序列。
[Abstract]:Repeated adverbs such as "also, again, again and again" are common in Chines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of these adverbs, We find that the internal members of the subclass of repeated adverbs basically follow such a sequence, that is, they also "re" series "heavy" series. In this word sequence, it can be used either adjacent to two terms or at intervals while maintaining relative order.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is order are: semantic direction, implied temporal order direction,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erb (domain relation). Of course, there will be some reverse order phenomena, such as the mirror image of "return again", the mirror image of "re" and so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reverse order cases is restricted by some other factors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correctness of the whole sequence. On the contrary, it verifies the sequence from the opposite side.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4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稅昌錫;;論語義指向的內涵[J];語言科學;2003年06期
2 稅昌錫;語義指向結構模式的多維考察[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赫琳;“從小”語義指向的計算機識別[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稅昌錫;語義指向分析的發(fā)展歷程與研究展望[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5 周國光;;試論語義指向分析的原則和方法[J];語言科學;2006年04期
6 徐潔;;語義指向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7 赫琳;李哲;;論副詞“也”語義指向的制約因素[J];長江學術;2009年03期
8 李鐵范;;方式詞語義指向分析[J];池州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陳晨;;語義指向問題研究綜述[J];大眾文藝;2010年07期
10 鄭慧敏;;副詞“都”的語義指向及其相關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于江生;;語義指向的形式模型[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劉忠;劉英;劉敦榮;;性質語意邏輯[A];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許小星;亢世勇;;補語語義指向的制約因素[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4 王怡妲;;“X什么X”格式的多角度分析[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喻潔;;“再說”和“何況”用法及異同考察[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群衛(wèi);口福容易耳福難[N];音樂周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曉東;結果補語語義指向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鄭眾;現(xiàn)代漢語反身代詞“自己”的動態(tài)照應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毛顥;漢英敘事語篇回指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東海;漢語附加成分的語義指向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徐哲;論協(xié)同副詞的語義指向[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尋翠;現(xiàn)代漢語表示連續(xù)義的“連”類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4 施詩;總括性范圍副詞的語義指向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5 王亞慧;對外漢語情態(tài)補語教學調查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6 李婧;現(xiàn)代漢語多層補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7 曾繁英;副詞“足足”“整整”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8 陳晨;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語義指向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9 單晴晴;重復副詞連用情況分析[D];南昌大學;2016年
10 凌姍姍;狀語的單指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706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97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