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話語標記“要不”研究
本文選題:“要不” 切入點:話語標記 出處:《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一定的現代漢語語料和留學生的語言學習語料,借鑒和應用多種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對現代漢語話語標記“要不”進行了詳盡分析。首先,我們確定了“要不”在哪些情況下成為話語標記,分析了現代漢語中“要不”的四個語義,認為“要不”在表達“建議義”的時候成為話語標記。而后,本文討論了“要不”在歷史中成詞的過程,以及其后語法化形成全部義項的過程。后文中,本文也分析到了話語標記“要不”的語用特征,以及通過分析大量語料,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上,“要不”的不同作用表現,包括總結到其語篇功能。在最后,結合留學生在作文中和在平時使用過程中,關于“要不”的偏誤,進行了偏誤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定的偏誤糾正的建議。
[Abstract]:Based on certain modern Chinese corpus and foreig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 "or not" by referring to and applying various linguistic theories. We determine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either" becomes a discourse marker, analyze the four semantics of "no"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ink that "either" becomes a discourse marker when expressing "suggested mea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word 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either" and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to form all the meanings. Later,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no" and analyzes a large number of data. In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entences,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no", including summarizing its textual function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errors of "no" in the composi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n the course of their usual use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a certain number of errors to correct the proposal.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大網;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福建外語;2001年01期
2 闞明剛;;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3 王寒娜;;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李心釋;姜永琢;;對話語標記的重新認識[J];漢語學習;2008年06期
5 朱佳佳;陸延;;論話語標記的語篇功能[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6期
6 郭李琴;袁志強;;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許家金;;話語標記的現場即席觀[J];外語學刊;2009年02期
8 尹海良;;自然口語中的話語標記“別說”[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永春光;鄧曉明;;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文學教育(上);2010年01期
10 姚雙云;張磊;;話語標記“但是”的宏篇連貫功能[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殷治綱;李愛軍;王霞;;“嗯”、“啊”類話語標記的語音學研究[A];2007’促進西部發(fā)展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傳媒語言語料庫的話語標記自動識別與消歧研究[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湯哲聲;;中國現代漢語形成溯源[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5 劉現強;;現代漢語節(jié)奏研究[A];第六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6 李燕;康加深;;現代漢語形聲字聲符研究[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7 王玉婷;;現代漢語“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點及其影響[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白玉;;現代漢語“之前”、“以前”對比分析[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王遲遲;;現代漢語中語氣詞的字調問題[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10 唐有章;;一種新的現代漢語序列法[A];語文現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程亞恒;“不齒”在現代漢語中的一個新增義[N];語言文字周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羅敏 整理;對現代漢語的再認識[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3 欣駿;警惕網絡語言的侵蝕[N];張掖日報;2006年
4 李代祥;網絡語言的定性[N];中華讀書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柯進;規(guī)范華語使用 弘揚中華文化[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小王;《現代漢語模范字典》促進規(guī)范[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周建設 主編;現代漢語教程[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王琪 時爽 張義冉;現代漢語怎樣篩選網絡語言[N];光明日報;2006年
9 許寶華;現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10 張巨齡;從“以來”說到“今年以來”[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吉暉;現代漢語話語標記的多視角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2 李咸菊;北京口語常用話語標記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陳睿;基于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學的現代漢語話語標記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4 劉麗艷;口語交際中的話語標記[D];浙江大學;2005年
5 于海飛;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徐欣;基于語料庫的英漢小說語篇中話語標記功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李秀明;漢語元話語標記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嚴敏芬;漢語中不禮貌構式的社會與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管志斌;語篇互文形式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10 陳靈香江;現代漢語“如果A就B”類條件句認知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澤宇;現代漢語話語標記“要不”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2 李圓圓;現代漢語填充類話語標記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3 杜可風;現代漢語言說類話語標記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4 歐倩;微型博客運用話語標記“算了”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年
5 郭曦;“大河小說三部曲”話語標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干璐;“白話文運動”時期英美翻譯文學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7 陳晶;韓中話語標記“(?)”與“不是”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8 周艷妮;漢語話語標記“好了”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施俊武;嘆詞“哎呀”之多維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胡艷;話語標記“你看(說)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75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67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