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莊子》詞句層面的比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16 00:36

  本文選題:《莊子》 切入點:比喻 出處:《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前對《莊子》比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篇章層面,而從詞句層面研究《莊子》比喻也甚為重要。為了比喻描寫的系統(tǒng)性,根據比喻句中本體、喻體以及喻詞的關系,《莊子》所有詞句層面的比喻均可歸入明喻、暗喻、借喻和潛喻這四種基本類型之中,而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基本類型又根據喻詞的不同、喻體的特點及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分為若干下位類型。由此觀之,《莊子》詞句層面的比喻已經形成相當成熟的體系,且比喻格式也大體定型,基本暗合了現(xiàn)代詞句比喻理論與實踐,可以說是我國現(xiàn)代詞句比喻理論與實踐的源頭之一!肚f子》詞句層面的比喻還形成了大量的成語,其比喻喻體也體現(xiàn)了較多的現(xiàn)實性。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metaphor of Zhuangzi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text level, and 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etaphor from the word and sentence level. In order to systematize the description of metaphor, according to the Noumenon in the metaphorical sentence,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metonymy, all the metaphors in Zhuangzi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basic types: metonymy, metonymy, metonymy and latent metaphor, and the three basic types of metonymy, metonymy, metonymy, and metonymy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word metony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veh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inferior typ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metaphors at the level of words and sentences in Zhuangzi have formed quite mature system, and the figurative format is generally stereotyped.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one of the sourc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speech and sentence metaphor in our country. The metaphors at the level of words and sentences in Zhuangzi also form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and their figurative vehicles also embody more reality.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先秦諸子比喻研究”(12YJC74012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熊浩莉;《孟子》詞句類比喻論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熊浩莉;;《韓非子》比喻類型探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趙世舉;古漢語暗喻的表達形式及其特點淺說[J];修辭學習;1998年06期

4 姚亞平;;比喻結構的句法分析[J];云夢學刊;1992年02期

5 周玉秀;《莊子》比喻的特色及其修辭效果[J];語文學刊;1999年01期

6 張健;;試論潛喻的類別、形態(tài)及破譯[J];云夢學刊;1993年04期

7 鄒立志;論潛喻[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晶;劉景霞;林俐;;從隱喻的角度分析語篇的銜接與連貫[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汪海波;薛澄岐;佘醒;郭會娟;;圖形用戶界面的隱喻設計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張慧;崔巖;;標志符號和語言的隱喻認知推理過程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4 王雪孺;;《雪夜林邊駐腳》的認知文體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5 張東方;張廣亮;;淺析隱喻在詩歌中的修辭功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6 常翠;;窺斑見豹——結合角色—背景理論分析狄金森詩712的矛盾死亡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岳娟;;語境對隱喻理解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8 段婷婷;;簡述文化在概念隱喻中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9 王一杰;;《紅樓夢》中女性疾病的概念隱喻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耿麗敏;王斌;;空間隱喻分析——以《紅樓夢》中上、下、高、低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超;畢玉德;;面向自然語言處理的韓國語隱喻知識庫構建研究[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2 王仁強;;漢英詞典詞類標注與譯義的對稱性研究——兼評《ABC 漢英大詞典》的詞類標注與譯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3 姚喜明;毛瑞蓓;;概念整合與動物習語的翻譯[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莊麗媚;;當代語言哲學的隱喻研究及其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高貞;;名詞化與語法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高軍;;隱喻與英語學習詞典中一詞多義詞匯的釋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林雄奇;;Halliday語法隱喻的詩性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蘇嵐;;四種隱喻意義結構下的隱喻翻譯[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8年翻譯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匯編[C];2008年

9 徐超;;面向漢韓機器翻譯的隱喻研究及隱喻知識庫構建設想[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愛華;;日語詞匯隱喻的認知研究[A];日語教學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2011年刊[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雷;黎語志強話參考語法[D];南開大學;2010年

3 宋新娟;中醫(yī)傳統(tǒng)圖式符號審美及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漆捷;意會知識及其表達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6 阮氏麗娟;漢語方位詞及其類型學特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肖建喜;隱喻對針灸學經典理論建構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張才剛;數字化生存與文學語言的流變[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肖書文;中日當代修辭學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德美;球賽新聞報道中戰(zhàn)爭隱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蘇珊珊;俄漢語直線型空間維度詞的對比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黃雪;俄漢語詞匯理據性對比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文姣;“以水取譬”—從認知角度考察漢語中“水”的概念隱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顧錚;英漢比喻類顏色詞語對比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劉泉;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王曉東;從以知語言學角度談新聞英語中隱喻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沈煒;從美聯(lián)理論的角度分析侍意隱喻的作用及其理解過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史謙;經濟語篇中隱喻及其文化根源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哈斯;漢語隱喻認知腦機制的ERP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志民 ,王則遠;《孟子》中的譬喻概說[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2 畢春英;孟子辯論中比喻手法的運用[J];青海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3 趙逵夫;;論先秦寓言的成就[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張如中,丁松燦;比喻,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談比喻修辭格的類別和功用[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5 張玉棉;比喻在孟子散文中的運用[J];邢臺師專學報;1994年01期

6 楊連瑞;李紹鵬;;淺談語篇層面的話題和話題鏈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世廣;德語中的比喻詞[J];外語教學;1986年03期

2 心頁;;是否存在比喻詞連用現(xiàn)象[J];當代修辭學;1987年02期

3 侯友蘭;比喻詞補議[J];漢語學習;1997年04期

4 趙登明,丁瑤;翻譯過程中保留復合詞比喻形象的可能性[J];中國翻譯;2002年04期

5 陳海波;上世紀后20年比喻研究綜述[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謝菁玉;德語同義動物比喻詞及語源[J];德語學習;2004年05期

7 許們;;試析《莊子》比喻詞的類型與特征[J];社會科學家;2008年08期

8 肖模艷;;基于語料的比喻詞構詞規(guī)則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7期

9 蔣華;;《山海經》中的比喻類型特征見解[J];社會科學家;2010年05期

10 李勝梅;;論表比喻的“仿佛”[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賀建國;;談談微觀比喻[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2 葛鐵鷹;;淺析阿拉伯語修辭中的比喻[A];對外貿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泗陽縣致遠中學 劉成群;怎樣分辨比喻與象征[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雙柏縣一中 蘇榮生;帶“好象”、“仿佛”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N];云南經濟日報;2001年

3 威寧自治縣羊街鎮(zhèn)中心第一小學 劉榮;利用口訣巧記比喻[N];畢節(jié)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洪英;漢英比喻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04年

2 陳凌弘;中日比喻結構與表現(xiàn)形式的對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單冬梅;從比喻手法看中國和英美國家的文化差異[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迪麗努爾·伯合提亞爾(Dilnur-Behtiyar);漢維比喻對比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年

5 王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動物比喻詞及其釋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6 郭曉燕;論比喻的邏輯特征[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阿依努爾·胡瓦提;漢哈語比喻辭格對比研究[D];伊犁師范學院;2014年

8 冉君;清末公案小說中的比喻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葉云杉;比喻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楊歡;中英詩歌比喻對比[D];西南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6175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6175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b7a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