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時間是漢語句子時制感知的基本參照
本文關(guān)鍵詞: 句子 時制 說話時間 參照點 出處:《外語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對漢語用例的細致觀察,論證了"說話時間是漢語句子情狀時制感知的基本參照"這一觀點。我們用"說話時間"單一基點取代以往漢語句子情狀時制研究所用的雙基點(絕對基點、相對基點),對多種漢語句子情狀發(fā)生的時間做了比較合理的分析。在對大量用例分析的基礎(chǔ)上,我們建立了由現(xiàn)在、過去、將來等七個時間組成的漢語句子的時制系統(tǒng)。較之以往研究建立的時制系統(tǒng),七時時制系統(tǒng)具有簡潔明了、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勢。
[Abstract]:Based on the careful observation of Chinese use case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speaking time is the basic reference for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sentence tense". We use "speaking time" as a single basis point to replace the previous double basis points (absolute basis points) us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sentence situational tens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use cases, we have made a more reasonable analysis of the time of occurrence of many kinds of Chinese sentence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ime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e past, the seven time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clarity, strong maneuverability and so on.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外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名詞指稱義的情景植入理論研究”(編號:13BYY002)的階段性成果 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編號:16B880024)部分成果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丹青;;論語言庫藏的物盡其用原則[J];中國語文;2014年05期
2 于秀金;;英漢語中的現(xiàn)時相關(guān)性與時間距離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03期
3 顧陽;;時態(tài)、時制理論與漢語時間參照[J];語言科學;2007年04期
4 方霽;;從認知的角度看英漢時制系統(tǒng)及其表達差異[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3期
5 竟成;漢語的成句過程和時間概念的表述[J];語文研究;1996年01期
6 龔千炎;;現(xiàn)代漢語的時間系統(tǒng)[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1期
7 王松茂;漢語時體范疇論[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8 馬慶株;;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J];中國語文;1981年02期
9 陳平;;論現(xiàn)代漢語時間系統(tǒng)的三元結(jié)構(gòu)[J];中國語文;1988年06期
10 龔千炎;;談現(xiàn)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態(tài)表達系統(tǒng)[J];中國語文;199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丹青;;漢語指代詞的若干庫藏類型學特征[J];語言研究集刊;2017年01期
2 周晨磊;;顯赫范疇的弱化:語言接觸視角[J];語言研究集刊;2017年01期
3 賀芳;;河南獲嘉方言疑問句末的“來”[J];青年文學家;2017年21期
4 秦靜詩;;“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構(gòu)式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7年07期
5 謝玉紅;;說話時間是漢語句子時制感知的基本參照[J];外語研究;2017年03期
6 于秀金;吳春相;;已然/未然范疇下時體助詞的同形異質(zhì)性[J];漢語學習;2017年03期
7 唐文菊;;時量補語基本式和變換式的研究[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02期
8 李晶;;從語言語境中時間特征角度淺析漢語動詞的分類[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7年06期
9 于秀金;;跨語言體范疇的類型與認知動因[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10 蔣靈惠;邱雪玫;;“V+了+時量+的+NP”歧義格式的語義結(jié)構(gòu)分析[J];漢字文化;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丹青;;漢語的若干顯赫范疇:語言庫藏類型學視角[J];世界漢語教學;2012年03期
2 陳前瑞;王繼紅;;從完成體到最近將來時——類型學的罕見現(xiàn)象與漢語的常見現(xiàn)象[J];世界漢語教學;2012年02期
3 劉丹青;;語言庫藏類型學構(gòu)想[J];當代語言學;2011年04期
4 金立鑫;邵菁;;Charles N.Li等“論漢語完成體標記詞‘了’的語用驅(qū)動因素”中某些觀點商榷[J];當代語言學;2010年04期
5 金立鑫;;對Reichenbach時體理論的一點補充[J];中國語文;2008年05期
6 陸丙甫;郭中;;語言符號理據(jù)性面面觀[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7 吳福祥;漢語體標記“了、著”為什么不能強制性使用[J];當代語言學;2005年03期
8 陳前瑞;句尾“了”將來時間用法的發(fā)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1期
9 ;香港中文大學[J];高校招生;2003年10期
10 金立鑫;“S了”的時體意義及其句法條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欽榮;漢語句子語序的再思考[J];中州學刊;2004年03期
2 陳永莉;婁開陽;;預(yù)計度與漢語句子語序[J];殷都學刊;2008年01期
3 左思民;;漢語句子的構(gòu)成和定義[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4 木木;;《留學生習得漢語句子發(fā)展研究》出版[J];修辭學習;2008年05期
5 吳碧宇;;漢語句子研究概述[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6 許懷宇;;如何指導(dǎo)學生作漢譯英練習——科技漢語句子英譯漫筆[J];山東外語教學;1986年04期
7 劉欽榮;漢語句子順序的預(yù)計度[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南宏宇;黃玉果;;試論在“話題—說明”框架中漢語句子的生成關(guān)系[J];欽州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林忠;;漢語句子的形態(tài)標記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洪篤仁;漢語句子的“省略”問題[J];廈門大學學報(文史版);195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魯川;;信息處理用漢語句子語序的認知研究[A];輝煌二十年——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周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陳振宇;陳振寧;;怎樣計算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時間信息[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周俏峰;蔡蓮紅;陳詠;;漢語句子重音的韻律參數(shù)模型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賈國恒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句義分析:語言邏輯分析的核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碧宇;漢語句子話題鏈的認定及其意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吳梅;俄漢語句子中過渡現(xiàn)象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李茹;漢語句子框架語義結(jié)構(gòu)分析技術(shù)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倩;小學生對四種類型漢語句子閱讀理解能力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2 黃文靜;《紅樓夢》耦合句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8年
3 劉海靜;漢語框架排歧技術(shù)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4 李林琳;基于特定領(lǐng)域的漢語句子意見挖掘[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10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51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