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認知語用視域下轉喻的修辭功能

發(fā)布時間:2017-12-20 05:42

  本文關鍵詞:認知語用視域下轉喻的修辭功能 出處:《北方論叢》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轉喻 修辭 認知 認知語用


【摘要】:傳統(tǒng)修辭學將轉喻約簡為詞匯間的替代,對轉喻修辭功能的討論比較簡單;認知語言學把轉喻看作一種普遍的認知方式,忽略了轉喻在日常語言,特別是在文學語言中修辭效力的體現(xiàn)。轉喻既是一種認知機制,也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語用現(xiàn)象,二者不可或缺。
【作者單位】: 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指稱轉喻意義建構機制的多視角研究”(GD14CWW04) 廣東省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項目“轉喻認知語用研究:轉喻理解的意義建構與指稱轉移”(粵財教〔2013〕246號)
【分類號】:H15
【正文快照】: 轉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傳統(tǒng)修辭學把轉喻看成是一種修辭手段,相當于漢語修辭格中的“借代”。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人們認識到轉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還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普遍存在于人們?nèi)粘K伎己驼勗掃^程中的一種認知現(xià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陸儉明;;隱喻、轉喻散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曉紅;;認知語用視域下轉喻的修辭功能[J];北方論叢;2016年03期

2 徐靖;;認知視域下的漢日場所慣用語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16年02期

3 張幔;;與身體有關的名詞的意義擴展方式[J];亞太教育;2016年05期

4 孫毅;;當代隱喻學在中國(1994—2013)——一項基于CSSCI外國語言學來源期刊的文獻計量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5 李玉波;朱鐘炎;;商業(yè)空間視覺設計中的修辭分析[J];包裝工程;2015年16期

6 詹全旺;朱然;;意象圖式視角下英語多義動詞throw詞義衍生的歷時考察[J];外國語文研究;2015年04期

7 李興忠;;認知轉喻視角下“國外”的語義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8 鞠彩萍;;禪籍方所詞語無標記轉指稱謂現(xiàn)象考察[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9 尹鉑淳;;語言單位轉喻和語言單位整合——也談概念隱喻、概念轉喻及概念整合的區(qū)分[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10 徐靖;;漢日場所慣用語的認知對比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5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嚴辰松;;限制性“X的”結構及其指代功能的實現(xiàn)[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2 劉正光,劉潤清;語言非范疇化理論的意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1期

3 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4 林書武;國外隱喻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1期

5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盛桓;;轉喻與分類邏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2期

2 何愛晶;;從修辭到認知:國內(nèi)轉喻研究綜述[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2期

3 楊鳳平;;原型理論框架下的轉喻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莊冬偉;;轉喻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冬梅;;情感表達中的隱喻及轉喻[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孫亞;;轉喻的原型觀[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吳淑瓊;文旭;;《語法中的轉喻和隱喻》評介[J];現(xiàn)代外語;2010年04期

8 姜占好;陶源;;邏輯轉喻說略[J];外語研究;2010年05期

9 程琪龍;;轉喻種種[J];外語教學;2010年03期

10 盧衛(wèi)中;;轉喻的理解與翻譯[J];中國翻譯;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在江;;語篇轉喻[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胡婷;;轉喻的理解及其現(xiàn)實意義[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晉小涵;齊振海;;“臉、面”詞語的轉喻闡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4 李潔紅;;論轉喻和隱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異[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5 張韌;;轉喻的構式化表征[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6 王夢嵐;;漢語中“火”的隱喻、轉喻認知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孫志農(nóng);;論語篇連貫的轉喻機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董秀芳;;領屬轉喻與漢語的句法和語篇[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9 胡婷;;試論轉喻思維在漢英語言形式中的異同[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10 陳君均;;轉喻與話語分析的語用機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麗亞;翻譯亦是學術:讀《轉喻:從修辭格到虛構》[N];中華讀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方芳;現(xiàn)代漢語轉喻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勇忠;語言轉喻的認知闡釋[D];復旦大學;2004年

3 江曉紅;轉喻的認知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4 黃潔;基于參照點理論的漢語隱喻和轉喻名名復合詞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周福娟;指稱轉喻:詞匯語義的認知途徑[D];蘇州大學;2009年

6 吳莉;轉喻與話語的符號—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王勇;《論語》英譯的轉喻視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趙學德;人體詞語語義轉移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肖燕;時間的概念化及其語言表征[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磊;轉喻意義的語義特征[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厲梅;后現(xiàn)代主義語境中的轉喻[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任偉萌;“著”字構式的轉喻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4 王改平;呼和浩特方言中詈罵詞的隱喻和轉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5 于菲;英語V-TIME-away構式的選擇限制與轉喻識解[D];西南大學;2015年

6 陶曉花;語用轉喻標記等效值視角下言外轉喻翻譯[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7 趙立喜;莫言小說《豐乳肥臀》中的轉喻機制及其翻譯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8 宋義;基于語料庫的漢英詞“腳/foot”的認知隱轉喻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劉庚;《生死疲勞》葛浩文英譯本的轉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10 羅敏;隱喻/轉喻提高英語多義詞教學實效的實證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3109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3109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91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