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話:普通話與1950年代的群眾運動
本文關鍵詞:新人新話:普通話與1950年代的群眾運動
更多相關文章: 師范教育 附屬小學 掃盲運動 北京語音 政治權威 語言場 基礎方言 莊園經(jīng)濟 語法方面 語言政策
【摘要】:正從國語到普通話"普通話"并非如人們慣常所想,到1949年之后才出現(xiàn)。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國語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普通話"已然出現(xiàn),并率先為師范教育采用為教學語言。1920年《江蘇省立第三師范附屬小學月刊》(3-5期)記載,當年全校職員會議形成一個新的決議——要使用"普通話":"春夏開學后全校職員根據(jù)第二百八十次職員會議決案發(fā)言一律用普通話但授課時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
【基金】:中國外語戰(zhàn)略中心“政治轉(zhuǎn)型與語言政策” 上海外國語大學一般項目“語言改革與政治認同”成果
【分類號】:H102
【正文快照】: 從國語到普通話“普通話”并非如人們慣常所想,到1949年之后才出現(xiàn)。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國語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普通話”已然出現(xiàn),并率先為師范教育采用為教學語言。1920年《江蘇省立第三師范附屬小學月刊》(3-5期)記載,當年全校職員會議形成一個新的決議——要使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松壽;關于普通話教學成績觀摩會的問答[J];文字改革;1958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斯特;;傳統(tǒng)文化“誤用”的政策分析——從耐克廣告爭議案切入[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2 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菅志翔;;“族群”:社會群體研究的基礎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原晶晶;張云昊;;當代民族立義視角下的民族、族性與政治[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1期
5 袁向東;;文學雜志的美術編輯思想——以《人民文學》為例[J];編輯之友;2009年10期
6 張偉;民族主義的意識根源與線索[J];長白學刊;2003年04期
7 賈新奇;;增長的壓力與和諧的限度——對和諧社會建設前景的一個基本判斷[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2期
8 王梅梅;奉定勇;;淺論德意志啟蒙運動與民族主義的共生性[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關冰冰;;“日本文學”的曖昧——淺談“日本”一詞[J];長江學術;2007年04期
10 付玉群;;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文化中面臨的挑戰(zhàn)與重塑[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鳳蓮;;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2 田文林;;對國際政治中民族分離1問題的多維分析[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問題高層論壇暨甘肅研究基地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2集)[C];2007年
5 海路;徐杰舜;羅彩娟;;族群理論研究文獻回顧[A];中華民族認同與認同中華民族——人類學高級論壇2008卷[C];2008年
6 張昱辰;;上海城市共同體的傳媒建構——以11.15火災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3)——網(wǎng)絡化關系:新傳播與當下中國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5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6 賀琳凱;新中國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的互動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7 程郁儒;民族文化傳媒化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8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呂韶鈞;舞龍習俗與民族文化認同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10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春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董素云;民族福利與民族認同的建構[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3 王柳潤;觀看羌歷年[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4 劉虹;法團主義決策模型探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翟冬園;貴州瑤山地區(qū)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文化路徑探析[D];西南大學;2011年
6 劉微微;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前景[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王寅軍;論章太炎《,
本文編號:1305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30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