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蒙古文語料庫設計蒙古文課程資源的探索——以蒙古文生詞分析軟件為例
本文關鍵詞:利用蒙古文語料庫設計蒙古文課程資源的探索——以蒙古文生詞分析軟件為例
【摘要】:隨著關于語料庫的研究發(fā)展,將語料庫應用于教育和學習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入。我國蒙古文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蒙古文語料庫應用到創(chuàng)建課程資源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以基于語料的蒙古文生詞分析軟件為例,闡述了應用現(xiàn)有蒙古文語料庫設計蒙古文課程資源的過程,并探討了應用蒙古文語料庫創(chuàng)建課程資源的教學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 內蒙古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現(xiàn)行蒙古文編碼相互轉換研究”(項目編號:10XJC740004) 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利用蒙古文語料庫制作蒙古文課程資源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NJZY1403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H212;G752
【正文快照】: 語料庫是存儲于計算機中并可利用計算機進行檢索、查詢、分析的語言素材的總體。[1]隨著關于語料庫的研究發(fā)展,將語料庫應用于教育和學習方面的研究也不斷地深入。語料庫是編寫詞典、語法書和各種教材的重要數(shù)據(jù)源,而且在語言教學理論、內容、方法等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沙寶;蒙古文網(wǎng)絡信息技術處理的對策[J];民族語文;2002年06期
2 白云莉;;蒙古文整詞輸入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3 哈森其木格;;《蒙古文論發(fā)展概論》評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烏日娜;;清代蒙古文歷史文獻及其整理研究概況[J];蘭臺世界;2011年19期
5 包力高;;蒙古文[J];民族語文;1980年02期
6 黃時鑒;;羅依果著《孝經(jīng)的古蒙古文譯本》簡介[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4年02期
7 斯欽朝克圖;;蒙古文信息處理已進入標準化[J];民族語文;1986年05期
8 吳肅民;關照宏;;蒙古文古籍種種[J];中國民族;1987年05期
9 昂如布;包力高;;關于改進蒙古文的探討[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7年01期
10 雙福;;我國回鶻式蒙古文研究評述[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9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艷花;圖格木勒;;多字體印刷蒙古文識別后處理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吉仁尼格;;蒙古文同形詞的統(tǒng)計法[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呼斯勒;六月;斯日古楞;;淺談蒙古文通用編輯器幾點基本規(guī)范[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道布;;回鶻式蒙古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5 道布;;回鶻式蒙古文研究概況[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白雙成;胡其圖;木仁;;蒙古文音節(jié)切分算法實現(xiàn)及其應用[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孟和吉雅;白音門德;敖其爾;田會利;;蒙古文語音合成技術研究[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孟和吉雅;敖其爾;鞏政;;蒙古文網(wǎng)頁制作技術分析[A];第十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確精扎布;;蒙古文編碼國際標準通過以后研制的幾種蒙古文錄入系統(tǒng)比較[A];第十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寶金良;;蒙古文文本標點符號及其屬性字段設置[A];第十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吉儒木圖;手機可以使用蒙古文了[N];內蒙古日報(漢);2007年
2 記者 解太榮;《蒙古秘史》回鶻體蒙古文復原項目完成[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3 孟克;如何打破蒙古文圖書產(chǎn)銷兩難的困境[N];中國民族報;2010年
4 記者 阿斯鋼;蒙古國總統(tǒng)簽命令推廣回鶻式蒙古文[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記者 蘇布達;全盟首屆蒙古文圖書節(jié)落幕[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2年
6 陳崗龍 (蒙古族);蒙古文文學翻譯的兩個問題[N];文藝報;2013年
7 金壇;蒙古文:描繪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N];中國民族報;2014年
8 阿勒得爾圖;沙日布卻瑪:用回鶻體蒙古文還原《蒙古秘史》[N];中國民族報;2006年
9 記者 張文強;蒙古文圖書農(nóng)牧民閱讀大接力活動啟動[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10 徐恒泰;要全力抓好蒙古文教學資源建設[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淑琴;蒙古文同形詞知識庫的構建[D];內蒙古大學;2010年
2 達古拉;《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匯編》語言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3 魏宏喜;蒙古文古籍圖像檢索技術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4 通拉嘎;基于蒙古文語料庫的人名自動識別[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5 莎日娜;烏蘭巴托版蒙古文譯本《今古奇觀》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王桂榮;蒙古文字結構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高娃;蒙古文停用詞和英文停用詞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常紅梅;袞布扎布語言論著中的蒙古文阿里嘎禮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3 黃榮;蒙古文古籍形制的演變概況[D];內蒙古大學;2010年
4 蒙古勒夫;蒙古文學與蒙古文書法關系初探[D];內蒙古大學;2010年
5 雪梅;蒙古文教育資源庫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6 包艷花;蒙古文識別文本后處理相關技術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年
7 朝魯門;蒙古文古籍文字種類的演變之歷史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8 塔娜;基于最小字素的蒙古文編碼系統(tǒng)間的互譯技術研究與實踐[D];吉林大學;2012年
9 白喜文;中國蒙古文信息處理技術發(fā)展歷程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10 趙穎霞;蒙古文信息處理產(chǎn)品標準符合性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內蒙古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855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8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