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稱問題:抽象二元對立的結構性難題
本文關鍵詞:指稱問題:抽象二元對立的結構性難題
【摘要】:指稱問題研究之應有的廣度和深度在既有的分析范式——主要是就"語言"來看問題——中并未窮盡,"指稱何以可能"的問題還有待于進入哲學探究的視野。澄清指稱問題的發(fā)生機制,即指稱問題緣于由語詞與所指構成的指稱之抽象二元對立結構,不僅有助于我們在理論層面上重新審視指稱問題,也能在相當程度上使人們得以避免在生存實踐領域囿于指稱的抽象二元對立結構而可能導致的一系列后果。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
【分類號】:H0-0
【正文快照】: 一指稱(reference),通常被視為語言(lan-guage)與實在(reality)相聯(lián)系的基本方式。它作為哲學的一個主題是近一百多年以來的事情,這與現(xiàn)代哲學語言學轉向是緊密相關的。指稱的主題化,是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或人類知識的一種反思和批判,所涉及的是哲學史上很古老、很難解的“兩個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雄發(fā);;二元對立原則與文學賞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張鵬;;《惡心》中自然與文明的二元對立[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劉春芳;;浪漫主義——二元對立模式的情感延伸[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蔣永青;;如何超越“二元對立”——中國藝術美學基本問題的相關討論[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欒述蓉;;論“一小時故事”中二元對立結構的消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6 李勇;;生命的沖動與困惑——生命體驗中的二元對立[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羅紅;;性別二元對立的顛覆——解讀《母親的反抗》[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8 張琦;;顛覆還是迎合?——論當代作者死亡理論中的二元對立[J];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04期
9 蘇娟;;論小說《店員》中的二元對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1期
10 米海燕;;《瑣事》中性別二元對立的建構與解構[J];昌吉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阮倩;;顛覆《麥田里的守望者》中兒童/成人的二元對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楊劍龍;;國家、群體與個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思考[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蘇小紅;二元對立在西方的文化表現(xiàn)[N];中山日報;2009年
2 蘇小紅;二元對立與二元和諧的利弊[N];中山日報;2008年
3 張哲 編譯;通俗文化本身蘊含二元對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南帆;研究方法、過度闡釋與二元對立[N];中華讀書報;2010年
5 秦玉友;超越科學化與生活化的二元對立[N];吉林日報;2013年
6 丁一;理論研究謹防“二元對立”論[N];中國攝影報;2006年
7 蘇小紅;中西方文化核心的差異[N];中山日報;2008年
8 胡鵬林 呂永超;城市中的鄉(xiāng)村文學[N];文藝報;2006年
9 李德順;超越道德與經濟二元論[N];光明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戴宏鶴;論《最漫長的旅程》中的二元對立[D];遼寧大學;2015年
2 謝晴宇;走出二元對立的藩籬[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3 孫瑞白;論《天使,望故鄉(xiāng)》中的二元對立[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4 盛楊燕;淺析庫切小說《青春》中對二元對立的解構[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王星淵;李安電影的二元對立沖突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姚鋒;小事不小——《瑣事》中性別二元對立的建構與顛覆[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劍華;對《鬼途》中二元對立現(xiàn)象的反思[D];浙江大學;2010年
8 戰(zhàn)曉微;論《哈里·波特》中的二元對立[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閆佳;《綠綠的草,流動的水》二元對立的解構[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章葉萌;小說《接骨師之女》中的二元對立分析[D];安徽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41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4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