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定中式形名組合詞長搭配的量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17:18

  本文關鍵詞:定中式形名組合詞長搭配的量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形名組合 詞長搭配 語料庫 量化分析


【摘要】:本文從量化研究的角度來討論定中式形名組合[1+1]、[1+2]、[2+1]、[2+2]結構的詞長搭配問題。本文使用蘭卡斯特漢語語料庫(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果:一、在定中式形名組合[1+1]、[1+2]、[2+2]、[2+1]四種組配模式中,[1+1]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其次是[1+2]或[2+2],[2+1]最低。二、[2+1]相對于其他三種組配模式而言,出現(xiàn)的數量極少,而且主要局限于少數特殊結構;它跟名名組合中的[1+2]和動名組合中的[2+1]一樣,都不是一種能產結構。三、語料的語體差異會導致統(tǒng)計數據的部分不同,但是不影響總體結論。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美國密歇根大學語言學系;
【基金】: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批準號:13CYY062) 第54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項目(資助編號:2013M540190)的資助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漢語的詞長搭配出現(xiàn)在各種組合中,如名名組合、動名組合、形名組合等。就各組成成分的詞長而言,主要有[1+1]、[1+2]、[2+1]、[2+2]四種組配模式。這方面的相關討論很多,如呂叔湘(1963)、吳為善(1986)、陸丙甫(1989)、LuDuanmu(1991、2002)、馮勝利(1996、199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端木三;漢語的節(jié)奏[J];當代語言學;2000年04期

2 王洪君;音節(jié)單雙、音域展斂(重音)與語法結構類型和成分次序[J];當代語言學;2001年04期

3 張國憲;形名組合的韻律組配圖式及其韻律的語言地位[J];當代語言學;2005年01期

4 吳為善;現(xiàn)代漢語三音節(jié)組合規(guī)律初探[J];漢語學習;1986年05期

5 陸丙甫;結構、節(jié)奏、松緊、輕重在漢語中的相互作用——從“等等+單音名詞”為何不合格說起[J];漢語學習;1989年03期

6 張國憲;單雙音節(jié)形容詞的選擇性差異[J];漢語學習;1996年03期

7 馮勝利;;論漢語的“自然音步”[J];中國語文;1998年01期

8 端木三;;重音理論和漢語的詞長選擇[J];中國語文;1999年04期

9 周韌;;信息量原則與漢語句法組合的韻律模式[J];中國語文;2007年03期

10 馮勝利;論漢語的“韻律詞”[J];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潔;;合肥話派生式“子”綴詞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王衛(wèi)兵;;中文分詞連寫可行性考察[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李昊;;小議“談何容易”[J];編輯之友;2011年06期

4 秦華鎮(zhèn);“X化”結構構成限制及條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李倩;;“沒A沒B”構式的認知語用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6 祁峰;;單音節(jié)形容詞和名詞組合的選擇性機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張雅珊;;淺談“X門”結構及修辭動因[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8期

8 江鷹;劉楚群;;“V起”與“V起來”辨微[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翟會鋒;;狀態(tài)形容詞的韻律特征[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10 楊慧;;現(xiàn)代漢語Vs較Vd多現(xiàn)于主賓位置的韻律成因[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穎超;李雅;陶建華;許小穎;;連續(xù)語流中重音標注和大規(guī)模重音語料庫建設[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2 賈媛;;普通話同音異構兩音組重音類型辨析[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3 盧穎超;李雅;陶建華;許小穎;;連續(xù)語流中重音標注和大規(guī)模重音語料庫建設[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11年

4 賈媛;;普通話同音異構兩音組重音類型辨析[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11年

5 銀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話“去聲+去聲”雙音節(jié)詞重音研究之簡介[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梁潔;楊新璐;;維吾爾語韻律層級邊界感知及其聲學特征研究[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陳瑩;;英漢節(jié)奏對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王安紅;;對“輔重”韻律聲學表現(xiàn)的探討[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王洪君;;試論漢語的節(jié)奏類型——松緊型[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10 楊彩梅;李兵;;重音(音步)理論與漢語的詞重音系統(tǒng)[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輝;漢語借詞音系學[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鳳杰;漢英對比韻律系學中的若干問題[D];南開大學;2010年

3 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金星;聽障兒童韻律詞重音的聲學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清平;“里”、“里面(頭、邊)”的共時歷時考察及方位詞的雙音化效應[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8 殷治綱;漢語普通話朗讀語篇節(jié)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祁世明;當代漢語變異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劉冬青;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D];蘇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云付靜;同義副詞A式與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陸曉燕;修辭學視閾下英漢聲韻和押韻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興銳;現(xiàn)代漢語“上”類方位詞對比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5 梅那;同素近義單雙音節(jié)語氣副詞習得偏誤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曾檢紅;限制副詞“只”與“X”的粘合[D];南昌大學;2010年

7 吳慧穎;“人人”與“每個人”的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張海霞;“繼而”的詞匯化[D];河南大學;2011年

9 歐亞麗;系統(tǒng)功能音系學初探[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曲桂敏;學唐詩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效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端木三;漢語的節(jié)奏[J];當代語言學;2000年04期

2 林茂燦 ,顏景助 ,孫國華;北京話兩字組正常重音的初步實驗[J];方言;1984年01期

3 張國憲;;單雙音節(jié)動作動詞充當句法成分功能差異考察[J];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4 張國憲;;論對舉格式的句法、語義和語用功能[J];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5 吳為善;現(xiàn)代漢語三音節(jié)組合規(guī)律初探[J];漢語學習;1986年05期

6 陸丙甫;結構、節(jié)奏、松緊、輕重在漢語中的相互作用——從“等等+單音名詞”為何不合格說起[J];漢語學習;1989年03期

7 陸儉明;“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J];漢語學習;1990年01期

8 陸儉明;“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補議——對讀者意見的回復[J];漢語學習;2001年06期

9 吳長安;漢語中存在“‘名’修飾‘形’”結構[J];漢語學習;2002年02期

10 張國憲;單雙音節(jié)形容詞的選擇性差異[J];漢語學習;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鋼元;;形名學或記號學:記號、信號、符號,誰是誰?[J];國際新聞界;2008年01期

2 貢華南;;從無形、形名到形而上——“形而上”道路之生成[J];學術月刊;2009年06期

3 劉錚;;形名學對先秦思想的意義[J];思想戰(zhàn)線;2013年S1期

4 郭齊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J];江漢論壇;2004年08期

5 黃田;;論英語“形名”結構的漢譯[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謝遐齡;;釋“分”[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7 曾成棟;李楚梅;;英語“形名”結構對譯與轉譯的語義依據[J];考試周刊;2007年15期

8 郭梨華;《經法》中“形—名”思想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9 王嘉民;也說“形名錯位”——與馮廣藝先生商榷[J];修辭學習;1994年04期

10 鄭照陽;;英語形名結構認知探析[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逸鷗;;《智慧的歡歌——先秦名辯思潮》[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2 崔清田;;名學、辯學、名辯學析[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 李如理;播音員應正確使用輕重音[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春利;形名組合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2 沈晨;關于日語動詞連用形向名詞類轉的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段傳順;交際中英語“形名結構”的認知研究[D];寧波大學;2009年

2 錢蕊;漢語形名復合詞認知語義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年

3 劉琦;論形容詞的非多義性:形容詞在形名組合中的討論[D];浙江大學;2006年

4 鄭照陽;英語形容詞認知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230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230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7c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