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典籍中專有名詞的分類與翻譯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航海典籍中專有名詞的分類與翻譯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國航海典籍 專有名詞 分類 翻譯
【摘要】:中國海洋文化肇始于遠古時代,曾一度領先于世界。在當今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外傳播中國海洋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翻譯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現(xiàn)代術(shù)語學理論為指導,首先將中國航海典籍中的專有名詞劃分為五大類,即航海工具名稱、造船與航海科技術(shù)語、航運管理機構(gòu)與職官名稱、中外航海家及相關(guān)歷史人物名字、中外港口及相關(guān)地名,然后根據(jù)翻譯理論提出相應的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即遵循專業(yè)性、單義性和等價性的原則直譯和意譯航海工具名稱、造船與航海科技術(shù)語、航運管理機構(gòu)與職官名稱;遵循"名從主人"和"適度補償"的原則音譯中外航海家及相關(guān)歷史人物名字,音譯、音譯兼意譯中外港口及相關(guān)地名。希望本研究能夠?qū)χ袊胶5浼约爸袊匀豢茖W類典籍翻譯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航海文獻翻譯研究”(編號:11JYA74005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自然科學類典籍翻譯研究”(編號:14BYY030)部分成果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1991年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福建泉州召開的考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大會上,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及中國香港的學者,在談到中國航海起源時一致認同,“與地中海周邊國家一樣,中國也是世界海洋文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項東;王蒙;;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文本英譯的音譯規(guī)范芻議[J];中國翻譯;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季傳峰;;論英語幽默的不可譯性及漢譯補償手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2 黃素芳;;明代東南沿海閩粵人移民泰國的歷史考察[J];八桂僑刊;2010年04期
3 沈亮亮;;翻譯中的意義缺失與補償[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3期
4 葉敏;;譯制片中文化缺省的翻譯[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郭淵,王靜;論明代的睦鄰政策——中國古代傳統(tǒng)“邦交”思想的沉積[J];長白學刊;2005年01期
6 張群星;;注釋:文化缺省的翻譯補償策略——從注釋看《格列佛游記》三譯本:是諷刺經(jīng)典,還是通俗讀物?[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謝志輝;;文學作品中前景化表達的翻譯[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陳英英;;對建設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的一點補充性設想[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9 李莉;張孝軍;;淺析漢英翻譯中的文化缺省及補償策略——《阿Q正傳》英譯個案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10 楊曉虹;;述評: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海圖檔案——《鄭和航海圖》[J];檔案學通訊;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信娜;;術(shù)語翻譯信息補償論[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趙君堯;;歷史上福建海商的文化特征[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3 梁克敏;;鄭和下西洋與早期全球化的啟動初探[A];鄭和研究2014年第2期[C];2014年
4 樸現(xiàn)圭;;天臺的新羅遺址和傳說[A];韓國研究(第十輯)[C];2010年
5 王愛平;魯錦寰;;宗教認同與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印度尼西亞孔教的緣起與形成[A];宗教與民族(第八輯)[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shù)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高少萍;話語倫理學觀照下的委婉語傳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謝華;翻譯美學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裘禾敏;《孫子兵法》英譯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李云泉;明清朝貢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石元蒙;明清朝貢體制的兩種實踐(1840年前)[D];暨南大學;2004年
8 王錦秀;《植物名實圖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證兼論茄子在中國的栽培起源和傳播[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田渝;16至19世紀中葉亞洲貿(mào)易網(wǎng)絡下的中暹雙軌貿(mào)易[D];暨南大學;2007年
10 李文睿;試論中國古代海洋管理[D];廈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平;論重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沈純潔;論文化的可譯性《紅樓夢》專有名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春香;從翻譯美學角度看霍譯《紅樓夢》[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周白羽;頭韻翻譯的補償性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5 張正瑤;文化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牟立群;從“以畫言事”到“以言行事”[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7 許雅萍;論福建外銷瓷對洛可可藝術(shù)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廖凱軍;明代游記、小說與戲曲中的海外國家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鵬;《紅樓夢》楊憲益英譯本中習語翻譯補償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趙儉;美學視角下的中國古典小說翻譯[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春木;;十年甘苦磨一劍 鑄就書山不朽文——寫在《中華藝術(shù)通史》出版之際[J];大學出版;2006年03期
2 劉敬國;項東;;中哲西傳,一代宗師——陳榮捷先生的翻譯事業(yè)[J];中國翻譯;2012年01期
3 連益;中國地名英譯的幾點注意事項[J];中國翻譯;1999年03期
4 王會杰;;《漢英綜合大詞典》文化限定詞翻譯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莉燕;;淺析英語專有名詞的翻譯[J];科技資訊;2007年26期
2 韓子滿;;論軍事文獻中專有名詞的翻譯[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周歡;劉洪泉;;英漢翻譯中專有名詞的翻譯[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龍村倪;;“北極”專有名詞及釋注[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09年05期
5 李明慧;;淺談專有名詞的翻譯[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5期
6 李明慧;;也談專有名詞的翻譯[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7 羅莉;;從異化與歸化看文學作品中的專有名詞翻譯——以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的兩個中譯本對專有名詞的翻譯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3期
8 高偉華;;翻譯過程中專有名詞的意境化處理[J];云南電大學報;2010年04期
9 周萍;;專有名詞網(wǎng)絡輔助翻譯[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王正;;臺灣與內(nèi)地專有名詞譯法對照[J];秘書;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韓子滿;;論二手專有名詞的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征稿啟事[A];都市文化研究(第3輯)——閱讀城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3 ;征稿啟事[A];都市文化研究(第5輯)——都市空間與文化想象[C];2008年
4 ;征稿啟事[A];都市文化研究(第4輯)——全球化進程中的上海與東京[C];2007年
5 ;征稿啟事[A];都市文化研究(第2輯)——都市、帝國與先知[C];2006年
6 雷蒙·威廉斯;趙文;;意識形態(tài)[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蔣一帆;郵集專有名詞與專業(yè)術(shù)語的英譯[N];中國集郵報;2009年
2 高為;譯著版本閑話[N];中華讀書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游婕;部分觀眾稱難以看懂[N];中國消費者報;2006年
4 沈錫倫;詞義的性質(zhì)[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5 李霞邋譚政;加強引導避免用戶錯排隊[N];中國郵政報;2007年
6 王道森;立法中的簡稱語言[N];法制日報;2003年
7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教育處;韓國加大漢字教學力度[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錢琴;指涉理論與俄語中的指涉現(xiàn)象[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琦;法語中專有名詞的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利利;專有名詞泛化的認知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3 付吟璐;專有名詞漢譯規(guī)范化問題的探討[D];天津大學;2012年
4 周風琴;外國專有名詞翻譯:對中國大陸和港臺翻譯實踐的一項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5 劉晶;論英語專有名詞漢譯的一般策略[D];山西大學;2013年
6 陳靜;《惡之花》中的專有名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7 張婧華;論拼音在漢語專有名詞翻譯中的應用[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8 王霽;從符號學角度看《紅樓夢》兩個英語譯本的專有名詞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李澄;專有名詞“類指義”的認知分析[D];河南大學;2013年
10 耿莉;《莊子》專有名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07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0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