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 Dijk話語理論體系的建構(gòu)與完善
本文關(guān)鍵詞:van Dijk話語理論體系的建構(gòu)與完善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van Dijk 話語分析 理論體系 社會認知
【摘要】:本研究歷時梳理了van Dijk 40多年的話語研究成果,首次從話語理論體系建構(gòu)的高度,系統(tǒng)闡述了van Dijk話語理論中的宏觀結(jié)構(gòu)理論、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話語與語境、話語與權(quán)力、話語與社會、話語與知識多學科框架等領(lǐng)域,剖析了van Dijk話語觀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及其前沿進展,討論了van Dijk話語理論研究的社會認知視角和批評話語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完善van Dijk話語理論體系的三個可能方向,即:完善語境觀、增強受眾意識和關(guān)注弱勢群體話語反操控。本研究可為話語研究者提供van Dijk話語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參考和前沿引領(lǐng)。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3BXW05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1YJC740075)系列成果之一
【分類號】:H0-05
【正文快照】: 1引言v a n D i j k是國際話語研究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人物,創(chuàng)辦了《詩學》(Poetics)、《篇章》(Text)(現(xiàn)更名為TextTalk)、《話語研究》(Discourse Studies)、《話語與交際》(DiscourseCommunication)和《話語與社會》(DiscourseSociety)5家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期刊,現(xiàn)仍擔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軍;;范代克的話語科學觀研究[J];外語學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茗;;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例句設計[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曹筠;文本意蘊在文化語境中的顯現(xiàn)——《無窗》讀解[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3 李桔元;;語境的多維研究——國內(nèi)語境研究十年發(fā)展綜述[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張麗萍;;翻譯語境中的經(jīng)驗意義詞語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周淑萍;;語用視閾下的語境研究及啟示[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6 吳曉玲;;講解員語言運用分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張春暉;認知語境與交際失誤[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8 耿云冬;;英漢學習詞典配例語境觀初探[J];辭書研究;2013年06期
9 林曉佳;戴桂玉;;基于語境參數(shù)論的英文財經(jīng)報道中隱喻的翻譯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0期
10 龐雯;;從《奔跑吧兄弟》看社會文化語境下國外綜藝節(jié)目的引進與反思[J];東南傳播;2015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雪芹;《論語》英譯語境化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王建華;漢英跨文化語用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3 龍海平;已然義“是……的”類句式的多角度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羊芙葳;謊言的識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王曉軍;《文心雕龍》的篇章語用學思想[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葉慧君;漢語詞義在線理解的詞匯語用學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7 蘆麗婷;漢英職業(yè)交往中的拒絕言語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8 孫歡;先秦儉論[D];中南大學;2014年
9 趙莉;新媒體科學傳播親和力的話語建構(gòu)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何佳;俄語政論語篇中的模糊語言翻譯策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于恒園;論語境價值實現(xiàn)的心理機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石慧艷;影響幼兒第二語言習得的教師作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胡秋軍;中學語文教學提問語境順應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家榮;語境研究的新視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王曉軍;;被動句的語篇功能和認知理據(jù)[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3 王希杰;論語言的環(huán)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4 張滟;新修辭學中話語語境框架構(gòu)建[J];外語學刊;2005年02期
5 熊沐清!411201;論語篇視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1期
6 熊學亮;信仰空間的話語功能[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2期
7 朱永生;韓禮德的語篇連貫標準外界的誤解與自身的不足[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1期
8 戴煒華,高軍;批評語篇分析:理論評述和實例分析[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9 朱永生;話語分析五十年:回顧與展望[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郭純潔;語篇連貫性的認知基礎[J];現(xiàn)代外語;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華;;論“話語的秩序”——?略捳Z理論的一次重要轉(zhuǎn)折[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陶國山;;批判性話語理論:?碌娜宋膶W科話語型研究[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6期
3 趙一凡;;話語理論的誕生[J];讀書;1993年08期
4 劉晗;;?略捳Z理論中的控制與反控制[J];蘭州學刊;2010年04期
5 劉懷光;謝麗丹;;文化中的話語權(quán)[J];學習論壇;2014年05期
6 董迎春;;“超隱喻”:“漢語”之“藥”——讀藏策《超隱喻與話語流變》[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朱湘軍;;從權(quán)力與話語看翻譯之強勢[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8 吳小五;;從巴赫金的話語理論看翻譯的對話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楊小寧;;從話語理論看漢語中的男性權(quán)利控制[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年05期
10 潘雯;;“話語”之用——關(guān)于“話語”概念的一個跨學科觀察[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譚善明;;話語的碎片與秩序:福柯話語理論的修辭學解讀[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彬;“超隱喻”的透明度[N];文藝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英;話語理論的知識譜系及其在中國的流變與重構(gòu)[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吳猛;?略捳Z理論探要[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淑敏;《人民日報》“三八”婦女節(jié)評論的話語變遷[D];新疆大學;2015年
2 蘇連英;?略捳Z符號學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波怡;?略捳Z權(quán)簡梳[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胡漫;作為話語類型的“狂歡”[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閆玉;從《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翻譯看譯者話語權(quán)[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林朗;話語理論視閾下的中國爭議廣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江挺;中小學生假期的身體蹤跡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8 王刈;國企話語權(quán):從政治邏輯到市場邏輯[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韓曉培;話語視角下的祭祖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王策;哈貝馬斯法律話語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906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19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