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文獻語音研究中的通假字問題
本文關鍵詞:簡帛文獻語音研究中的通假字問題
【摘要】:簡帛文獻中有豐富的通假現(xiàn)象,這些通假材料是上古語音研究中的重要材料。通過對簡帛文獻中通假現(xiàn)象的分析,可以了解通假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不同類型和判斷標準。這對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和界定可用于古音研究的通假材料有很重要的意義。經過討論,我們認為具有分化關系的通假字和同源通用字,都可以用于古音研究。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簡帛 通假 上古音
【分類號】:H111
【正文快照】: 20世紀以來,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簡牘、帛書等原始文獻不斷出土,數(shù)量巨大。很多學者逐漸認識到這些簡帛文獻材料在上古語言文字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文字、詞匯、語法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音韻學作為語言文字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自然也應當把新發(fā)現(xiàn)的出土材料作為本學科的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趙平安;秦漢簡帛通假字的文字學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2 古敬恒;;論通假字的時代層次[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晶晶;;掘地為“穴”與構木為“巢”——漢字中的上古居住形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2 何淵;李蓉;;西周金文聯(lián)綿詞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2期
3 李振峰;;深于取象:甲骨文字的意義生成及其文學意蘊[J];北方論叢;2011年01期
4 韓金秋;;白浮墓葬的微觀分析與宏觀比較[J];邊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5 李山;漢儒《詩》說之演變——從《孔子詩論》《周南·漢廣》篇的本義說起[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6 齊元濤;符渝;;漢字的理據缺失與重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顏世安;;周初“夏”觀念與王族文化圈意識[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晁福林;;從相關彝銘看西周的薦臣之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彭曦;;炎黃時空初探[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黃凡;;說“屻”和“Q%”[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晨陽;;中國與希臘古典哲學中的和諧理想(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R壓G,
本文編號:1069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6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