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義密度和語義引力到物質(zhì)與存在
發(fā)布時間:2017-10-17 11:18
本文關鍵詞:從語義密度和語義引力到物質(zhì)與存在
更多相關文章: SFL LCT 語義引力 語義密度 質(zhì)量 存在
【摘要】:澳大利亞社會學家Karl Maton為了探索知識實踐的深層指導原則,創(chuàng)建了五維度合法化語碼理論。在語義性這個維度上,Maton認為語義波與知識積累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并指出語義波的形成依靠的是"語義引力"和"語義密度"兩大要素。這個觀點立即引起了Martin等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的高度關注與積極回應。他們發(fā)現(xiàn)語義波概念有助于推動話語意義研究,但需要對它們加以改造,才能使它們成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整個理論框架的有機組成部分。出于這個想法,Martin提出了"質(zhì)量"和"存在"這對概念,并把它與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元功能思想結合起來,從概念、人際和語篇三個角度來研究話語意義的生成和解讀。本文將首先簡要介紹合法化語碼理論中的語義波概念,然后分析Martin等人對該概念的接受與改造,并展示如何將質(zhì)量和存在這兩個概念應用于話語分析。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復旦大學;
【關鍵詞】: SFL LCT 語義引力 語義密度 質(zhì)量 存在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1的聯(lián)系,并指出語義波的形成依靠的是“語引言義密度”(Semantic Density)和“語義引力”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社會學家Karl Maton(Semantic Gravity)兩大要素。這個觀點為了探索知識實踐的深層指導原則,創(chuàng)建立即引起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的高度關注。了合法化語碼理論(L e g i t i ,
本文編號:1048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4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