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國時政話語對外傳譯效果——基于認知心理學角度
本文關鍵詞:如何提高中國時政話語對外傳譯效果——基于認知心理學角度
更多相關文章: 時政話語翻譯 對外傳譯效果 傳播策略 認知心理學 “同化—順應”
【摘要】:時政話語與一般文化作品的翻譯方式不同,注重的是能否被接受。迄今為止,研究翻譯如何準確地傳達傳播內(nèi)容的較多,而針對翻譯如何考慮傳播受眾、如何從翻譯傳播的效果出發(fā),探索國際社會對中國時政話語對外傳播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實證研究卻很少。實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是影響受眾理解中國政治術語的重要原因。而提高我國時政話語對外翻譯傳播的效果,不僅具有傳播意義,而且具有戰(zhàn)略意義。以認知心理學"同化—順應"為基礎的心理接受理論,則可提出"以我為主、重視差異、不斷強化、漸被接受"的傳播策略,提高時政話語對外翻譯傳播效果。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時政話語翻譯 對外傳譯效果 傳播策略 認知心理學 “同化—順應”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時政話語是一國政府在進行本國經(jīng)濟、政治、社會、足于心理接受理論,提出時政話語可依憑接受心理學 文化、環(huán)境等多方面治理時,所使用的權威、正式用語,“同化—順應”規(guī)則,達到最大程度接近源語言意義的語 體現(xiàn)在相應時期內(nèi)一國治理的重大指導方向的戰(zhàn)略性思路。中國的時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定樂;;認知心理學與二語習得研究的交互影響[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2 王萍;;從認知心理學視角看語言符號[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9期
3 張艷云;楊春紅;;新聞標題中隱喻的認知心理學闡釋[J];青年文學家;2013年32期
4 茍萍;王浩;;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翻譯過程研究綜述[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5 樓培敏;;認知·認知學派·認知心理學[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5年03期
6 白解紅;石毓智;;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語義和語法的關系[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7 劉立勝;;翻譯研究的認知心理學視角——《翻譯心理學》述評[J];英語研究;2013年03期
8 丁楠;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和教學實踐[J];天水師專學報;1986年03期
9 王建萍;;認知心理學視閾下的外語學習本質(zhì)及其對策[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10 顏林海;;試論翻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婷婷;;淺談認知心理學對同聲傳譯的影響因素及在記憶訓練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鵬;;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翻譯過程[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袁野;;語篇理解及連貫的體驗觀——認知語言學及認知心理學的新闡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紹龍 王柳琪 浙江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理解與生成:翻譯研究的“心理轉(zhuǎn)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琛;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對外漢語詞匯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趙玉閃;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翻譯過程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3 申偉;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先例現(xiàn)象闡釋[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彩姿;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同傳數(shù)字口譯[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5 李韜;認知心理學與對外漢語字、詞、句教學[D];吉林師范大學;2015年
6 趙磊;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理解意識在二語學習中的角色[D];吉林大學;2004年
7 白秀敏;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論文學翻譯中的譯者創(chuàng)造性[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春慧;口譯中的信息處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386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3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