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到藝術—論鋼琴的音色
本文關鍵詞:從技術到藝術—論鋼琴的音色
【摘要】: 完美的鋼琴藝術需要音色來表現(xiàn),音色需要聽覺來進行思維,需要技術來完成,經(jīng)典的鋼琴作品是歷史和大眾認可的音色完美的作品,偉大的鋼琴家們的音樂之所以能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使用音色得當。音色從心理活動的層面上講是要進行聽覺思維,從技術層面上講主要是把觸鍵技術(觸鍵高度、觸鍵力度、觸鍵速度、觸鍵深度、觸鍵角度)和踏板技術運用自如,與思維協(xié)調(diào),使作品準確的表現(xiàn)出作曲家及作品內(nèi)容相符合的音色,使音色真正發(fā)揮出解釋作品音樂內(nèi)容的作用。本文將從三個部分闡述音色,論證鋼琴音色是什么?來自哪里?怎樣來的?要怎樣應用?為什么要這樣用?第一部分:聽覺與音色的關系。第二部分:演奏技術與音色的關系。第三部分:作品分析。以此揭示音色表現(xiàn)從技術到藝術的質(zhì)的飛躍過程。
【關鍵詞】:鋼琴音色 聽覺 觸鍵 踏板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24.1
【目錄】:
- 目錄2-3
- 摘要3
- Summary3-4
- 前言4-6
- 第一部分:聽覺與音色的關系6-8
- 第二部分:演奏技術與音色的關系8-16
- 一、鋼琴的主要構造8
- 二、鋼琴的發(fā)聲原理8-9
- 三、觸鍵9-15
- 四、踏板15-16
- 第三部分:作品舉例分析16-21
- 結束語21-23
- 注釋23-24
- 致謝24-25
- 主要參考文獻25-26
- 附錄26-2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利;;對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2 張蜀婷;;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與演奏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3 熊旭;;貝多芬《月光》第三樂章演奏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4 魏莉;;以審美的結構來理解音樂的流派[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8期
5 張艷蕓;;縹緲遠逸,詭譎a\思——淺析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6 陳燕杰;;兒童鋼琴教學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7 鄧t$;;死亡與重生——如何在演奏中體現(xiàn)作品的永恒性與時代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8 楊揚;;淺談鋼琴學習中的手指練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9 胡欣婷;;全面的音樂素質(zhì)在鋼琴學習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張馨月;;淺談如何表現(xiàn)藝術中的呼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松林;;聲音制作技術的發(fā)展與嬗變[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孫瑩;;淺析兒童鋼琴教學的注意事項[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蔡蕾;;音樂審美教育與人的和諧發(fā)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余小信;;鋼琴學習的“啟智”功能何以真正體現(xiàn)[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入云;問題史:中國新詩的音樂性(1917-1949)[D];復旦大學;2011年
3 任怡;象征與超越[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4 王子源;書法章法之于現(xiàn)代文字設計意義的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5 秦川;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與演奏的五度關系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6 周雪豐;鋼琴音樂的力度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趙仲明;西方音樂研究在中國(1980-2000)[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10 徐美輝;20世紀湖南音樂家群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建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趙欣;莫扎特歌劇《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許瑩瑩;德沃夏克《e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分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林正梅;20世紀50--80年代中韓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蒙;探索中國當今鋼琴立體教育及其教材建設[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閻顥瑩;門德爾松鋼琴音樂的多元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彭晶;桑桐《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九首》的藝術價值和當代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熊焱;米約雙鋼琴作品《膽小鬼》本體分析與演奏技術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麻蕾;唯物辯證法在鋼琴教學與演奏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82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98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