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失——蕭友梅音樂教科書的缺憾
本文關鍵詞:千慮一失——蕭友梅音樂教科書的缺憾
更多相關文章: 蕭友梅 教科書 兒童教育 音樂學院 兒童歌曲 新學制 兒童節(jié) 音樂教育 固定唱名法 商務印書館
【摘要】:正前言本文以歷史材料及歷史人物的言論為據,對蕭友梅于20世紀20的年代中后期出版的四本"新學制教科書"中部分舛誤予以揭示。作者本著不虛美、不矯釋、不誤言、不袒護的原則,客觀地看待蕭氏著作中存在的問題,以為后世之"警示"。一、緣起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關鍵詞】: 蕭友梅 教科書 兒童教育 音樂學院 兒童歌曲 新學制 兒童節(jié) 音樂教育 固定唱名法 商務印書館
【分類號】:J60-4
【正文快照】: 前言本文以歷史材料及歷史人物的言論為據,對蕭友梅于20世紀20的年代中后期出版的四本“新學制教科書”中部分舛誤予以揭示。作者本著不虛美、不矯釋、不誤言、不袒護的原則,客觀地看待蕭氏著作中存在的問題,以為后世之“警示”。一、緣起20世紀20—30年代的蕭友梅,是中國樂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繆天瑞;;紀念程懋筠先生[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瓊;;關于我國近代學堂西方音樂理論知識結構的探析[J];內蒙古藝術;2011年01期
2 何純良;;淺談中國“五四”時期藝術歌曲的美學特征[J];音樂天地;2011年06期
3 林春曙;;新升格本科院校音樂類教師的再定位[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4 居其宏;;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論中國音樂史教學的古今貫通與厚今薄古[J];音樂探索;2011年02期
5 潘芳;;聲樂演唱與綜合素質[J];藝術研究;2011年03期
6 李香蘭;;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發(fā)展軌跡探究[J];品牌(理論月刊);2011年04期
7 趙潔;;美聲唱法中國化——秉承傳統(tǒng),洋為中用[J];教育教學論壇;2009年03期
8 王佳萍;;中國早期藝術歌曲曲作的審美特征[J];藝術教育;2011年07期
9 劉丹;;辛亥百年紀叔同[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任達敏;;傳統(tǒng)和聲學的教學與教材中存在的幾個問題[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吳式鍇;;有關和聲專業(yè)課教學根基的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顏雙莉;;對和聲教科書里 將“屬十一”、“屬十三”和弦列為高疊和弦的質疑[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張寶華;王進;;斯波索賓小組《和聲學教程》利弊考[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楊勇;;對位法還是復調[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文武;蕭友梅與中國現代音樂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石一冰;京滬兩地集會紀念蕭友梅[N];音樂周報;2004年
3 紫茵;蕭友梅黃自留下了什么?[N];音樂周報;2004年
4 李巖;世紀末的祭奠[N];光明日報;2001年
5 孟綺;弘揚先賢思想 拓寬研究空間[N];音樂周報;2006年
6 方捷新;讓音樂教育插上技術的翅膀[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高峰;北京啟動“人人音樂教育”普及工作[N];中國藝術報;2008年
8 劉河 尹治穎;你知道你是誰[N];音樂周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刁艷;為中國藝術歌曲開新路[N];音樂周報;2005年
10 宋學軍 刁艷;中央音樂學院2007大事記[N];音樂周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3 章淑慧;心理學視野中音樂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銳;蕭友梅國民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2 潘家奎;國立音專音樂會實踐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3 薛建斌;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及對高師音樂教育的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楊靜;蕭友梅與趙元任藝術歌曲的比較分析與演唱[D];西安音樂學院;2008年
5 劉斌;視唱練耳學科的傳入及其在上海音樂學院(1966年前)的發(fā)展[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6 陳思雨;克拉夫特《練耳新方法》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7 周國榮;“國立音!苯虒W實踐活動管窺[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8 夏楠;六本和聲著作比較之我見[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楊筱音;青主的兩首代表性藝術歌曲《大江東去》、《我住長江頭》的一度創(chuàng)作和二度創(chuàng)作[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10 朱曉紅;陳洪在20世紀中國音樂教育中的獨特地位[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852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85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