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江姐》中“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藝術處理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15:05
本文關鍵詞:歌劇《江姐》中“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藝術處理
更多相關文章: 歌劇《江姐》 江姐 人物形象塑造 演唱藝術處理
【摘要】: 本文通過對歌劇《江姐》中的女主角“江姐”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要唱段演唱藝術處理的研究,探討其音樂主題貫穿的展開手法、多種民間音樂素材的融合運用、音樂語言的民族特色等各因素在歌劇整體結構中的和諧統一,從而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塑造感人音樂戲劇形象方面的成功之處。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文從音樂和戲劇兩方面論述了劇中人物江姐的人物性格、心理及人物江姐在全劇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在主要唱段的演唱處理上,本文選擇了江姐的主要唱段《紅梅贊》、《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和《五洲人民齊歡笑》,從音樂分析、情感體驗、角色心理、演唱技巧等方面,逐一進行剖析。
【關鍵詞】:歌劇《江姐》 江姐 人物形象塑造 演唱藝術處理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17.2
【目錄】:
- 內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8
- 一 歌劇《江姐》綜合概述8-10
- (一) 作曲家簡介及創(chuàng)作經過8-9
- 1、作曲家簡介8
- 2、創(chuàng)作經過8-9
- (二) 歌劇劇情簡介9-10
- (三) 創(chuàng)作風格及手法10
- 二 "江姐"人物形象的塑造10-14
- (一) 江姐戲劇形象分析11-12
- (二) 江姐音樂形象分析12-14
- 三 "江姐"主要唱段的演唱藝術處理14-35
- (一) 優(yōu)美,抒情的英雄主題——以"紅梅贊"為例15-19
- (二) 對黨的無限深情和堅定的革命信念——以"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為例19-27
- (三) 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五洲人民齊歡笑"為例27-35
- 四 "江姐"人物形象的審美價值35-38
- (一) 典型的時代特征35-36
- (二) 鮮活的藝術形象36-37
- (三) 濃郁的民族風格37-38
- 結語38-40
- 主要唱段譜例40-55
- 參考文獻:55-57
- 后記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郭建民;20世紀20-60年代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J];音樂研究;2002年01期
2 詹橋玲;20世紀中國歌劇發(fā)展談概[J];音樂研究;2005年01期
3 郭建民,趙世蘭;論中國民族歌劇“戲歌綜合”理論的美學特征[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8443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84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