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山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1 11:40
本文關鍵詞:西和山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西和山歌 音樂特點 歌詞特點 方言 演唱 保護措施
【摘要】: 西和山歌是隴南地區(qū)西和縣的民間音樂,在長期的歷史傳承中,經歷了風雨滄桑,形成了它極為豐富的題材內容。從古至今,舉凡勞動、時政、生活常識、兒女情長、祭祀禮儀、歷史故事、游樂玩耍、天文地理等都成為它歌詠的對象。西和山歌分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只要人們走出家門,在山溝峽谷、田間地頭、林間小路上都可放聲歌唱。 在調式方面,西和山歌多使用五聲羽、商調式和六聲羽、商調式。以上、下兩樂句組成的一段式為主要結構,體現(xiàn)為A+B模式,有的歌手為了強調所要表達的思想,還把下句重復一遍(即重尾)。西和山歌通常在句間加襯腔,使樂段的主體部分與尾聲緊密相連,渾然一體。西和山歌節(jié)奏徐緩、平穩(wěn)、單一,速度較慢,一般以2"4拍居多,4"4拍其次。歌者以“哎”起音,以起音上行至五度音調而后八度大跳形成富有特色的拖腔。旋律中有前倚音、后倚音、后滑音、顫音等裝飾音,使歌曲婉轉、優(yōu)美,富有特點。 西和山歌的歌詞以較為對稱的二句式為主,并加有襯字、襯詞、襯句。在押韻的方式上有一韻到底和中途換韻兩種形式,大量地運用了賦、比、興、夸張等修辭手法,使西和山歌具有了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西和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區(qū),音系比較簡單,聲母29個,韻母32個,聲調4個。當?shù)厝送ǔh、sh、ch與z、s、c等聲母不分,n與l不分,前后鼻韻母不分,把去聲型讀成平調型,聲調中有連續(xù)變調的情況。這些語言上的差異影響、制約著西和山歌的形成和發(fā)展。 西和山歌一般用滿口腔和平音等方法演唱。有經驗的歌者力求以字帶聲,把咬準字頭、吐圓字腹、收清字尾作為歌唱標準,以求字正腔圓。 西和山歌和其它地區(qū)的民歌一樣,面臨著日趨衰微的生存局面。所幸的是各級政府開始關注當?shù)氐囊魳穫鹘y(tǒng)文化,各界人士、學者也紛紛把眼光投向了這些原生態(tài)民歌。只有發(fā)動全社會力量,全面搜集有關山歌方面的資料,定期舉辦各類型的山歌比賽,挖掘民間音樂人才,并不斷開展學術研討,只有這樣,西和山歌才能更好的發(fā)展,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西和山歌 音樂特點 歌詞特點 方言 演唱 保護措施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07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緒論9-13
- (一) 課題之緣起與田野工作9-10
- (二) 西和山歌研究之歷史回顧10-11
- (三) 方法選擇與研究步驟11
- (四) 文本方式與結構安排11
- (五) 研究的范圍及研究目的11-12
- (六) 研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12-13
- 一、西和山歌概況13-31
- (一) 西和山歌的生成環(huán)境13-17
- 1、地理環(huán)境13-15
- 2、人文環(huán)境15-17
- (二) 西和山歌形成的原因、歷史傳承與現(xiàn)狀17-25
- 1、形成的原因17-18
- 2、歷史傳承18-19
- 3、發(fā)展現(xiàn)狀19-25
- (三) 西和山歌的種類與類別25-29
- (四) 表演環(huán)境與方式29-31
- 二、西和山歌的特點31-54
- (一) 音樂特點31-45
- 1、調式特點31-33
- 2、曲式結構33-36
- 3、襯腔特點36-37
- 4、節(jié)奏特點37-38
- 5、旋律特點38-45
- (1) 音階特點38-40
- (2) 拖腔特點40-42
- (3) 旋法特點42-43
- (4) 裝飾音特點43-45
- (二) 西和山歌的演唱方法45-49
- (三) 歌詞特點49-54
- 1、句式特點49-50
- 2、歌詞的押韻方式50-51
- 3、修辭手法的運用51-53
- 4、襯字特點53-54
- 三、當?shù)胤窖詫σ魳芳案璩挠绊?/span>54-62
- (一) 當?shù)胤窖缘奶攸c55-56
- (二) 當?shù)胤窖詫ι礁栊纬傻挠绊?/span>56-58
- 1、方言音調與西和山歌形成之關系56-58
- 2、山區(qū)的習慣性語言對山歌形成的影響58
- (三) 方言的發(fā)音特點對歌唱咬字、吐字的影響58-62
- 1、方言發(fā)音對咬字的影響59
- 2、方言發(fā)音對吐字的影響59-61
- 3、方言發(fā)音對字尾的影響61-62
- 四、保護西和山歌之我見62-64
- (一) 全面搜集有關山歌方面的資料62-63
- (二) 舉辦各類山歌比賽63
- (三) 開展學術研究63-64
- 結束語64-66
- 主要參考文獻66-68
- 后記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謝征,肖艷平;贛南客家山歌歌詞藝術手法與風格特征探微[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嚴崢;皖西山歌形成之分析[J];六安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3 張智斌;;人文地理學視野中的陜北、陜南民歌之比較闡釋[J];中國音樂學;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830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83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