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改編《炎黃風情》的
發(fā)布時間:2017-08-06 17:09
本文關鍵詞:我是怎樣改編《炎黃風情》的
【摘要】: 《炎黃風情》是鮑元愷在1991年創(chuàng)作完成,并于同年首演的一部由24首管弦樂曲組成的大型組曲。這部組曲以中國六個省流傳久遠,膾炙人口的民歌為主題,組成了色彩斑斕的音樂畫卷。作品先后在各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演出,得到了國內外聽眾的高度評價。本文以鮑元愷《炎黃風情——24首中國民歌主題管弦樂曲》為藍本,通過運用各種作曲技法、改編技法使其成為既保留原曲風貌特點又兼具鋼琴演奏特點的音樂作品為內容,探討鋼琴改編中的各項原則和規(guī)律及中國鋼琴改編曲的存在價值和社會意義。
【關鍵詞】:炎黃風情 鋼琴改編 中國音樂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
- 一、忠實原貌、賦斂有度原則8-28
- 1.原作中主要聲部的處理8-10
- 2.原作中次要聲部的處理10-12
- 3.原作中持續(xù)音的處理12-15
- 4.原作中震音的處理15-17
- 5.原作中裝飾性色彩樂器的處理17-21
- 6.原作中打擊樂器的處理21-25
- 7.原作中民族樂器的處理25-28
- 二、破繭化蝶、推陳出新原則28-39
- 1.音區(qū)28-29
- 2.旋律29-31
- 3.織體31-35
- 4.裝飾音35-39
- 三、中國鋼琴改編曲的存在價值和社會意義39-41
- 參考文獻41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2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連峗;論中國揚琴形制的演變[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2 許葉蓁;劉天華二胡教學活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曉娟;建國以來二胡音樂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4 朱文;高師“合唱與指揮”教學手段的實踐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熊英;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op.75的音樂語言與演奏處理[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6 李聰;用數(shù)字音頻手段對拉威爾《波萊羅舞曲》進行音樂分析之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郭明顯;借鑒音樂院校經(jīng)驗,,發(fā)揮高師自身優(yōu)勢[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樸日華;延邊朝鮮族洞簫音樂調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園;對二胡藝術走向世界問題的探討[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10 王瑋蓮;對陳怡《第三交響曲—我的美國音樂之旅》的作品分析[D];中央音樂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6306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63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