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利瑪竇對中國音樂的認識
本文關鍵詞:論利瑪竇對中國音樂的認識
【摘要】:利瑪竇是中西音樂交流的第一人,在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由于其職業(yè)是傳教,缺乏專業(yè)音樂修養(yǎng),所以在介紹中國音樂時夾雜著一些貶評,致使他對中西音樂的交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作者單位】: 韶關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利瑪竇 中國音樂 認識 評價 局限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從張騫出使西域開始,源源不斷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描述。其中“樂工音律”,根據(jù)也無非是利瑪竇等傳教就沿著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異域文化。明朝開士在宮廷有限的音樂活動。始,傳教士這個特殊的群體也紛紛東來,傳教士的活動情況到底如何,我們首先來看看影響利瑪竇的音不僅僅局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壽仙;明代北京街道溝渠的管理[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馮國榮,侯德彤;中學西漸的歷史線索及相關研究課題[J];東方論壇;2004年05期
3 李其瑞;法律與文化:法學研究的雙向視角[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余小明;基督教人文主義教育和利瑪竇的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想[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10期
5 白才儒;明末社會危機與耶穌會士在華傳教的根本沖突[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周萍萍;明清間平民信奉天主教原因之探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馮立軍;古代歐洲人對中醫(yī)藥的認識[J];史學集刊;2003年04期
8 屈超立;論科舉制的政治功能——唐宋與明清的比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05期
9 陳才俊;;學術著作翻譯原則芻議[J];學術研究;2006年09期
10 俞祖華;近世來華西人對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較[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龔重謨;;湯顯祖在肇慶遇見的傳教士不是利瑪竇——也談湯顯祖與利瑪竇[A];'2006中國·撫州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曉丹;17-18世紀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學;2004年
2 白欣;西學傳入之初的中日測量術[D];西北大學;2006年
3 許潔;明清時期西式天文測時儀器的傳入及其影響[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喬煥江;通往天堂的審美之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趙殿紅;清初耶穌會士在江南的傳教活動[D];暨南大學;2006年
6 陳輝;論早期東亞與歐洲的語言接觸[D];浙江大學;2006年
7 教軍章;中國近代國民性問題研究的理論視閾及其價值[D];黑龍江大學;2007年
8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音樂練耳教學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北大學;2005年
2 胡瑞琴;德國傳教士安保羅的儒學經(jīng)典研究[D];魯東大學;2006年
3 嚴曉,
本文編號:588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58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