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木板大鼓音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18 23:19
說唱藝術系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重要構成,深具歷史文化底蘊。其豐富的鼓曲形式亦是在說唱藝術創(chuàng)造與審美鑒賞過程中,經(jīng)過漫長藝術實踐孕育而來的特有音樂形態(tài)。滄州木板大鼓作為流傳于冀中一帶的古老說唱藝術品種,在北方大鼓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緣其似抒似唱,似敘似述,亦附有樂器伴奏的多樣結構,被視為集文學、音樂、表演三維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說唱表演藝術。作為北方鼓曲種類的重要代表,曾對于西河大鼓、京韻大鼓、梨花大鼓等重要分支曲種的形成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因此,對滄州木板大鼓進行補充式研究,實具一定理論與實際意義。全文以緒論、正文、結語等常規(guī)式框架構建。試圖從音樂形態(tài)學、民族音樂學、樂種學、語言學、文化學等角度探究滄州木板大鼓音樂。意在分析木板大鼓的文學特色、音韻特征及其存在的藝術、文化價值。正文三章。第一章,滄州木板大鼓概述,包括內容形式、歷史文化生態(tài)、鼓藝間的互通性以及地位和影響力闡釋。第二章,滄州木板大鼓音樂本體探究,將其唱詞特點、唱腔形式以及小曲與“大鼓”的唱腔互鑒進行肢解式剖析。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理論分析法將“樂”回歸本質,以求詞學與曲學的情感歸一。第三章,將“大鼓”置于區(qū)域文化生態(tài)建構背景...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由
第二節(jié) 研究回顧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意義
第一章 滄州木板大鼓概述
第一節(jié) 滄州木板大鼓藝術生成與嬗變
一 名稱之辨
二 源流小析
第二節(jié) 歷史文化生態(tài)下的“大鼓藝術”
一 “鼓書”與“鼓曲”加身的藝術
二 地域文化的深厚涵養(yǎng)
第三節(jié) 說唱藝術中的“佼佼者”
一 “怯味兒”濃濃的“母曲”
二 一 母衍“兩子”
第二章 滄州木板大鼓音樂本體研究
第一節(jié) 唱詞特點
一 句式結構
二 韻轍分析
三 語言特色
第二節(jié) 唱腔解析
一 板腔結構
二 民間樂語的互通性
第三節(jié) 伴奏體的功能性和表演的實用性
一 器樂的性能
二 表演的藝術特征
第三章 現(xiàn)代文化生態(tài)下的大鼓藝術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理論的帶動作用
第二節(jié) 民間樂語的可鑒性與不可鑒性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音樂符號下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
第四節(jié) 我與木板大鼓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本文編號:3957879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由
第二節(jié) 研究回顧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意義
第一章 滄州木板大鼓概述
第一節(jié) 滄州木板大鼓藝術生成與嬗變
一 名稱之辨
二 源流小析
第二節(jié) 歷史文化生態(tài)下的“大鼓藝術”
一 “鼓書”與“鼓曲”加身的藝術
二 地域文化的深厚涵養(yǎng)
第三節(jié) 說唱藝術中的“佼佼者”
一 “怯味兒”濃濃的“母曲”
二 一 母衍“兩子”
第二章 滄州木板大鼓音樂本體研究
第一節(jié) 唱詞特點
一 句式結構
二 韻轍分析
三 語言特色
第二節(jié) 唱腔解析
一 板腔結構
二 民間樂語的互通性
第三節(jié) 伴奏體的功能性和表演的實用性
一 器樂的性能
二 表演的藝術特征
第三章 現(xiàn)代文化生態(tài)下的大鼓藝術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理論的帶動作用
第二節(jié) 民間樂語的可鑒性與不可鑒性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音樂符號下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
第四節(jié) 我與木板大鼓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本文編號:3957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95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