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侗族大歌的當代傳播方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6 03:03
作為貴州省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形式之一,侗族大歌以其“眾低獨高”、無伴奏、無指揮的突出特點,自然、本真的音樂魅力,以及演唱者和諧默契的駕馭能力,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筆者認為,這種影響的產(chǎn)生與它的當代傳播方式是分不開的。各種媒介的不斷出現(xiàn)、傳統(tǒng)媒介的更新以及傳播方式的豐富是形成侗族大歌目前傳播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本文運用傳播學的部分方法及理論,聯(lián)系實地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其社會背景,通過表格法、圖示法等對侗族大歌的傳播網(wǎng)絡(luò)——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三種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侗族大歌的各種傳播方式對其帶來的正、負面影響,這不僅對它自身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而且對于其他民族音樂的保護、發(fā)展工作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借鑒作用。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一、侗族大歌的國內(nèi)外傳播現(xiàn)狀
二、侗族大歌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意義、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人際傳播
第一節(jié) 侗族大歌在本土的人際傳播
一、三種傳承(傳播)模式的傳播學分析
1、師徒傳承
2、家庭傳承
3、群體傳承
二、歌班行為的傳播學分析
1、傳播要素
2、傳播過程
第二節(jié) 侗族大歌對外的人際傳播
一、“文藝”打工的傳播要素
二、“文藝”打工的傳播過程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人際傳播的現(xiàn)狀分析
一、現(xiàn)狀
1、唱歌的人少
2、唱歌時間少
3、傳播媒介有所增加
4、唱歌目的有所變化
二、原因
1、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改變
2、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
3、思想觀念的更新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組織傳播
第一節(jié) 政府
一、政府舉辦各類有關(guān)“侗族大歌”的文化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二、侗族大歌“申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工程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第二節(jié) 學校
一、作為本土文化傳承的當?shù)匦W教育
1、傳播形式
2、傳播要素
3、傳播過程
二、作為民間藝術(shù)傳承的專業(yè)音樂教育
1、傳播形式
2、傳播要素
3、傳播過程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藝術(shù)團
一、日常排練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二、演出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大眾傳播
第一節(jié) 侗族大歌的大眾傳播主體
一、侗族大歌的歌唱者
1、全職歌者
2、半職歌者
二、大眾傳播的把關(guān)人
1、搜集信息
2、過濾信息
3、制作信息
4、傳播信息
第二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內(nèi)容
一、《蟬之歌》
1、鏈式呼吸
2、鼻腔共鳴
3、舌尖顫音
二、其他大歌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媒介
一、電視
1、新聞類
2、欄目類
二、網(wǎng)絡(luò)
1、侗族網(wǎng)絡(luò)
2、侗族大歌視頻
3、論壇、貼吧
4、博客
5、旅游推廣
6、音像制品購物
7、手機鈴聲下載
三、出版物
1、音像制品
2、書籍
第四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受眾
一、侗族大歌的本土受眾
二、侗族大歌的非侗族受眾
第五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傳播效果
一、在侗鄉(xiāng)本土形成的影響
二、在侗鄉(xiāng)以外形成的影響
結(jié)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本文編號:3801607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一、侗族大歌的國內(nèi)外傳播現(xiàn)狀
二、侗族大歌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意義、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人際傳播
第一節(jié) 侗族大歌在本土的人際傳播
一、三種傳承(傳播)模式的傳播學分析
1、師徒傳承
2、家庭傳承
3、群體傳承
二、歌班行為的傳播學分析
1、傳播要素
2、傳播過程
第二節(jié) 侗族大歌對外的人際傳播
一、“文藝”打工的傳播要素
二、“文藝”打工的傳播過程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人際傳播的現(xiàn)狀分析
一、現(xiàn)狀
1、唱歌的人少
2、唱歌時間少
3、傳播媒介有所增加
4、唱歌目的有所變化
二、原因
1、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改變
2、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
3、思想觀念的更新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組織傳播
第一節(jié) 政府
一、政府舉辦各類有關(guān)“侗族大歌”的文化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二、侗族大歌“申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工程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第二節(jié) 學校
一、作為本土文化傳承的當?shù)匦W教育
1、傳播形式
2、傳播要素
3、傳播過程
二、作為民間藝術(shù)傳承的專業(yè)音樂教育
1、傳播形式
2、傳播要素
3、傳播過程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藝術(shù)團
一、日常排練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二、演出活動
1、傳播形式
2、傳播過程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大眾傳播
第一節(jié) 侗族大歌的大眾傳播主體
一、侗族大歌的歌唱者
1、全職歌者
2、半職歌者
二、大眾傳播的把關(guān)人
1、搜集信息
2、過濾信息
3、制作信息
4、傳播信息
第二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內(nèi)容
一、《蟬之歌》
1、鏈式呼吸
2、鼻腔共鳴
3、舌尖顫音
二、其他大歌
第三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媒介
一、電視
1、新聞類
2、欄目類
二、網(wǎng)絡(luò)
1、侗族網(wǎng)絡(luò)
2、侗族大歌視頻
3、論壇、貼吧
4、博客
5、旅游推廣
6、音像制品購物
7、手機鈴聲下載
三、出版物
1、音像制品
2、書籍
第四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受眾
一、侗族大歌的本土受眾
二、侗族大歌的非侗族受眾
第五節(jié) 侗族大歌大眾傳播的傳播效果
一、在侗鄉(xiāng)本土形成的影響
二、在侗鄉(xiāng)以外形成的影響
結(jié)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本文編號:3801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8016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