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府鼓吹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9 17:38
廣平府鼓吹樂研究,以梳理明清時期不同版本《廣平府志》為線索,對明清時期的廣平府鼓吹樂相關文化事象進行研究。其旨在厘清廣平府鼓吹樂的起源、明清時期的發(fā)展過程、以及近代以來鼓吹樂的轉變。本文對“鼓”“吹”的發(fā)音與文字含義進行考證,與現存的鼓吹樂形式做對比,以此確定鼓吹的基本分類;對明代廣平府鼓吹樂在軍中的發(fā)展,與在明中葉后下移的原因與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對清代廣平府鼓吹樂沿用明代形式,根據統(tǒng)治者的需要對原有鼓吹樂的使用作出相應調整。清政權滅亡后,鼓吹樂的發(fā)展并未因政權更迭而停滯,鼓吹樂藝人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探索新路。現在流傳于永年地區(qū)的“永年吹歌”便是廣平府鼓吹樂的延續(xù),其在當地蓬勃發(fā)展。廣平府鼓吹樂研究不僅是一個區(qū)域性的個案,對以府治為中心分布的鼓吹樂形式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對于現存永年吹歌的起源以及發(fā)展歷程研究可起到借鑒作用。本文將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概念引入研究,廣平府鼓吹樂的“大歷史”可分為兩個部分,即縱向的歷時性大歷史與橫向的共時性大歷史。任何一個事物的出現與發(fā)展都不會是偶然現象,而是歷史中諸事情集合而成的必然。傳統(tǒng)是一條河流,然其流經的每一處都會影響河水的成分,歷史發(fā)展...
【文章頁數】: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研究的相關問題
一、研究之緣
二、永年鼓吹樂作為研究對象
三、概念界定與文本架構
第二章 明代廣平府鼓吹樂
第一節(jié) 明代廣平府軍事價值與軍樂應用
一、明代戰(zhàn)爭與移民的影響
二、明代廣平府軍事價值
三、明代廣平府的軍樂應用
第二節(jié) 明代廣平府地區(qū)鼓吹樂的下移
一、明代的樂戶與營戶
二、明代廣平府鼓吹樂下移成因
三、明代廣平府鼓吹樂下移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明代廣平府文化構成對鼓吹樂的影響
一、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
二、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對外交流
三、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風俗變遷
小結
第三章 清代廣平府鼓吹樂研究
第一節(jié) 清代制度對廣平府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廣平府行政制度的沿留與變革
二、清代軍制與軍樂的演變
三、清代廣平府鼓吹樂的應用
第二節(jié) “樂籍”之變對廣平府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初期樂籍制度與鼓吹樂
二、雍正廢除樂籍制度與鼓吹樂遷移
三、清代中葉廣平府鼓吹樂在民間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清代廣平府文化對廣平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廣平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
二、清代廣平地區(qū)風俗之變
三、清末西方文化傳入對廣平鼓吹樂的影響
小結
第四章 廣平鼓吹樂與永年鼓吹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民國時期永年鼓吹樂的發(fā)展
一、民國時期永年縣鼓吹樂發(fā)展
二、民國時期社會變革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永年吹歌演變
一、新中國初期永年鼓吹樂發(fā)展
二、“文革”時期永年鼓吹樂發(fā)展
三、改革開放時期的永年鼓吹樂
小結
結語
一、廣平府鼓吹樂與當代社會
二、廣平府鼓吹樂的“大歷史觀”
三、廣平府鼓吹樂的研究前景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世界制造業(yè)產量的相對份額(1750~1900年)
附錄2:毛進軍先生提供“永年鼓曲”樂譜(原件)
附錄3:廣平府遺址及永年鼓吹樂田野調查照片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音樂史學的觀念問題[J]. 任方冰. 音樂研究. 2018(01)
[2]蔡邕“二意”考辨[J]. 余作勝. 中國音樂. 2015(03)
[3]永年吹歌的傳承發(fā)展[J]. 劉江元,李潤生. 大眾文藝. 2013(20)
[4]嗩吶在河北民俗音樂中的影響[J]. 鄧小龍. 才智. 2012(07)
[5]關于“吹歌”的思考[J]. 項陽. 藝術評論. 2012(03)
[6]清代旗綠兩營軍事實踐用樂考論[J]. 任方冰. 中國音樂學. 2012(01)
[7]明清與當今中國的外貿順差之比較[J]. 王信. 國際經濟評論. 2010(01)
[8]追尋嗩吶——晉北鼓吹樂的平敘與深描[J]. 張振濤.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09(03)
[9]河北鼓吹樂的歷史文化價值[J]. 李江. 大舞臺. 2008(04)
[10]論遼代軍樂[J]. 白光. 北方文物. 2007(04)
博士論文
[1]歷史與現實:黃仁宇史學研究[D]. 王春敏.南開大學 2012
[2]宋代樂府制度研究[D]. 衛(wèi)亞浩.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宋代教坊樂制研究[D]. 張國強.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4
碩士論文
[1]邯鄲市永年縣吹歌樂班的調查與研究[D]. 張夢瑤.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3
本文編號:3663851
【文章頁數】: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研究的相關問題
一、研究之緣
二、永年鼓吹樂作為研究對象
三、概念界定與文本架構
第二章 明代廣平府鼓吹樂
第一節(jié) 明代廣平府軍事價值與軍樂應用
一、明代戰(zhàn)爭與移民的影響
二、明代廣平府軍事價值
三、明代廣平府的軍樂應用
第二節(jié) 明代廣平府地區(qū)鼓吹樂的下移
一、明代的樂戶與營戶
二、明代廣平府鼓吹樂下移成因
三、明代廣平府鼓吹樂下移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明代廣平府文化構成對鼓吹樂的影響
一、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
二、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對外交流
三、明代廣平府地區(qū)的風俗變遷
小結
第三章 清代廣平府鼓吹樂研究
第一節(jié) 清代制度對廣平府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廣平府行政制度的沿留與變革
二、清代軍制與軍樂的演變
三、清代廣平府鼓吹樂的應用
第二節(jié) “樂籍”之變對廣平府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初期樂籍制度與鼓吹樂
二、雍正廢除樂籍制度與鼓吹樂遷移
三、清代中葉廣平府鼓吹樂在民間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清代廣平府文化對廣平鼓吹樂的影響
一、清代廣平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
二、清代廣平地區(qū)風俗之變
三、清末西方文化傳入對廣平鼓吹樂的影響
小結
第四章 廣平鼓吹樂與永年鼓吹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民國時期永年鼓吹樂的發(fā)展
一、民國時期永年縣鼓吹樂發(fā)展
二、民國時期社會變革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永年吹歌演變
一、新中國初期永年鼓吹樂發(fā)展
二、“文革”時期永年鼓吹樂發(fā)展
三、改革開放時期的永年鼓吹樂
小結
結語
一、廣平府鼓吹樂與當代社會
二、廣平府鼓吹樂的“大歷史觀”
三、廣平府鼓吹樂的研究前景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世界制造業(yè)產量的相對份額(1750~1900年)
附錄2:毛進軍先生提供“永年鼓曲”樂譜(原件)
附錄3:廣平府遺址及永年鼓吹樂田野調查照片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音樂史學的觀念問題[J]. 任方冰. 音樂研究. 2018(01)
[2]蔡邕“二意”考辨[J]. 余作勝. 中國音樂. 2015(03)
[3]永年吹歌的傳承發(fā)展[J]. 劉江元,李潤生. 大眾文藝. 2013(20)
[4]嗩吶在河北民俗音樂中的影響[J]. 鄧小龍. 才智. 2012(07)
[5]關于“吹歌”的思考[J]. 項陽. 藝術評論. 2012(03)
[6]清代旗綠兩營軍事實踐用樂考論[J]. 任方冰. 中國音樂學. 2012(01)
[7]明清與當今中國的外貿順差之比較[J]. 王信. 國際經濟評論. 2010(01)
[8]追尋嗩吶——晉北鼓吹樂的平敘與深描[J]. 張振濤.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09(03)
[9]河北鼓吹樂的歷史文化價值[J]. 李江. 大舞臺. 2008(04)
[10]論遼代軍樂[J]. 白光. 北方文物. 2007(04)
博士論文
[1]歷史與現實:黃仁宇史學研究[D]. 王春敏.南開大學 2012
[2]宋代樂府制度研究[D]. 衛(wèi)亞浩.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宋代教坊樂制研究[D]. 張國強.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4
碩士論文
[1]邯鄲市永年縣吹歌樂班的調查與研究[D]. 張夢瑤.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3
本文編號:3663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6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