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三首鋼琴組曲和聲技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舒曼三首鋼琴組曲和聲技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u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評論家,他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充滿浪漫的傳奇色彩。在鋼琴創(chuàng)作中,舒曼以其特有的音樂思維和創(chuàng)作手法,使其作品在嚴謹邏輯中體現(xiàn)著生命的激情和深邃的詩意。毫無疑問,舒曼的鋼琴音樂作品最能體現(xiàn)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研究舒曼,必須了解他的鋼琴音樂。 本文以舒曼創(chuàng)作的三首鋼琴組曲《狂歡節(jié)》、《童年情景》、《交響練習曲》作為研究文本,通過對這三部作品在音樂特性和弦形態(tài)、和聲進行、調式調性等方面和聲技法的梳理與分類,探討舒曼多樣化的和聲語言特點,引起人們對舒曼的關注。 論文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章概述,分為兩個部分,是對舒曼生平與鋼琴組曲創(chuàng)作的簡介,點明這三首組曲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第二章是對舒曼三首鋼琴組曲音樂特性的總結。一、曲式結構的簡潔性;二、旋律的抒情性、即興性;三、動機材料的貫穿性;四、作品內容的文學性。從這四個方面全面地探究舒曼鋼琴組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特征。 第三、四章為本文的主體部分。第三章論述了舒曼三首鋼琴組曲中的特色和聲技法,從和弦結構、和聲進行、和聲終止式這三個方面對其進行總結。第四章通過對作品中的調式調性的對比與交替的研討,包括關系大小調的交替、同主音大小調式的交替、綜合交替、調性的對置四個部分,找出舒曼特色的和聲技法。 結語部分在二、三、四章分類研究的基礎上,對三首鋼琴組曲《狂歡節(jié)》、《交響練習曲》、《童年情景》和聲技法的特點作了歸納總結。力圖說明其“在共性中突顯個性,對比中尋求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創(chuàng)作原則。
【關鍵詞】:舒曼 鋼琴組曲 和聲 和弦結構 調式調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14.1
【目錄】: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選題意義9
-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9-11
- 第一章 舒曼生平與鋼琴組曲創(chuàng)作11-17
- 一、舒曼生平11-12
- 二、舒曼的鋼琴創(chuàng)作12-17
- 第二章 舒曼三首鋼琴組曲的音樂特征17-25
- 一、曲式結構的簡潔性17-19
- 二、動機材料的貫穿性19-22
- 三、旋律的抒情性、即興性22-23
- 四、作品內容的文學性23-25
- 第三章 和聲技法25-49
- 一、和弦結構26-34
- (一) 不協(xié)和和弦27-33
- (二) 變和弦33-34
- 二、和聲進行34-42
- (一) 副屬功能和弦在離調中的作用35-39
- (二) 副下屬功能和弦在離調中的作用39-42
- 三、和聲終止式42-49
- 第四章 調式調性49-70
- 一、調性布局的統(tǒng)一49-53
- 二、轉調方式的多樣53-62
- (一) 自然音為共同和弦的轉調54-57
- (二) 變化音位共同和弦的轉調57-62
- 三、調式調性的相互交替62-70
- (一) 關系大小調的交替62-64
- (二) 同主音大小調的交替64-65
- (三) 綜合交替65-67
- (四) 調性對置67-70
- 結語70-72
- 注釋72-74
- 參考資料74-78
- 一、中文著作74-76
- 二、中文論文76-77
- 三、外文著作77
- 四、樂譜77-78
- 致謝78-7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峻;;對舒曼《狩獵之歌》的音樂分析[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2 任素芬;;舒曼“情感論”美學思想成因初探[J];華章;2011年22期
3 吳媛媛;;舒曼藝術歌曲《詩人之戀》的藝術特色[J];考試周刊;2011年55期
4 吳媛媛;;舒曼鋼琴套曲《狂歡節(jié)》藝術特點淺析[J];大舞臺;2011年07期
5 吳媛媛;;《童年情景》的思想蘊意[J];大眾文藝;2011年14期
6 徐穎周;;舒曼鋼琴作品《C大調幻想曲》(Op.17)演奏分析[J];三明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徐懿;;論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創(chuàng)作及演奏[J];音樂探索;2011年02期
8 王曄;;鋼琴組曲《山花集》曲式結構研究[J];藝術研究;2011年03期
9 李寒;;舒曼《吉普賽生活》中的音樂詩性[J];大舞臺;2011年06期
10 董霞;;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藝術特征[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文波;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鋼琴音樂會[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李西安;蘇夏教授:“在星輝斑斕里放歌”[N];人民日報;2005年
3 劉寶海;東京名腦收藏館[N];中國石化報;2000年
4 駐約旦使館文化處 楊榮浩;約旦文化工作的面面觀[N];中國文化報;2002年
5 鐘子林;打好基礎的一套教材[N];音樂周報;2000年
6 楊大林;銀幕中的古典樂章[N];音樂周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嚴長元;用音樂與中國第一次“親密接觸”[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俄羅斯文化節(jié)”的另一張王牌[N];中國文化報;2003年
9 代百生;重讀勃拉姆斯[N];音樂周報;2002年
10 蔡欣欣;“俄羅斯風情”致敬中國俄語年[N];音樂周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曲致正;雷格爾的復調技法探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2 孫曉燁;賦格寫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Z
本文編號:303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0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