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影響及其反映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9-09-02 14:42
【摘要】:"第一屆全國音樂周"出現在現代傳媒尚未興起、舞臺藝術獨占鰲頭的歷史時期,在豐富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的同時,對音樂創(chuàng)作、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發(fā)展以及繁榮音樂創(chuàng)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走入城市視野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從音樂周期間的座談會中依然能夠看到一些問題,雖然由于特定歷史原因在某些觀念上仍有缺憾,但這次大規(guī)模的會演對此后的音樂發(fā)展影響深遠,其組織、演出模式更成為此后大型會演活動的范本。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9.2
本文編號:2530992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馮光鈺;音樂的傳統原生態(tài)與現代時尚[N];音樂周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馬智;民族歌舞的升華[N];中國民族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徐晉;民族音樂:把握好傳統與現代[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徐晉;少數民族舞蹈尚需不斷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01年
5 記者 郭初 劉躍偉;貴州精心耕耘民族文化[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6 黃仕偉;路在腳下[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林龍安;自帶樂器自理費用自娛娛人[N];音樂周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乾;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2 李煞;1964年“全國少數民族業(yè)余文藝會演”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本文編號:2530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3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