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思聰系列活動
[Abstract]:Positive ~
【分類號】:J6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祖強;深入開展馬思聰研究——紀念馬思聰先生八十壽辰[J];人民音樂;1992年09期
2 樂;第二屆“馬思聰研討會”在海豐舉行[J];音樂研究;1993年01期
3 孫慎;學習、研究馬思聰?shù)膭?chuàng)作經驗[J];人民音樂;1997年11期
4 ;“叛國者”馬思聰?shù)幕貧w路[J];新世紀周刊;2008年02期
5 于慶新;;馬思聰魂歸故里始末[J];人民音樂;2008年01期
6 ;馬思聰學術研討會[J];音樂研究;2009年03期
7 麥子;;馬思聰最終未能回國之謎[J];共產黨員;2010年21期
8 蘇夏;論馬思聰?shù)囊魳穭?chuàng)作(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1期
9 蘇夏;論馬思聰?shù)囊魳穭?chuàng)作(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10 葉永烈;;風雨琴聲——馬思聰傳[J];人民文學;198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任u&;張麗艷;謝麗芹;崔月波;;護理優(yōu)質服務系列活動的體會[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徐淑芬;;磐石市素質教育系列活動總結報告[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3 ;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公民道德建設研討系列活動綜述[A];風正帆懸第二集——道德建設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商務部即將開展工商、商商聯(lián)手開拓市場系列活動[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5 ;寄語我們共同的事業(yè) “5·20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宣傳教育系列活動”[A];2007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高峰論壇資料匯編[C];2007年
6 ;吉林省直17單位關于開展“振興民族文化 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倡議書[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溫家寶;;紀念徐霞客誕辰420周年系列活動專集 賀信[A];徐霞客研究(第16輯)[C];2008年
8 陳五一;朱鑒遠;;紀念石龍壩水電站興建100周年——回顧我國水電站泥沙設計進展[A];水文泥沙研究新進展——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9 ;日本JIP科技株式會社[A];2005年全國公路勘察設計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10 于洋;;重視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的學術研究[A];銀幕形象塑造——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素芳;紀念馬思聰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N];中國藝術報;2007年
2 廣文;系列活動紀念馬思聰[N];中國文化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何君;我市啟動“三綠工程宣傳月”系列活動[N];青島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裘浙鋒;產業(yè)轉型的新選擇[N];紹興日報;2005年
5 婁山 張書蘋;各級婦聯(lián)開展系列活動慶“三八”[N];蚌埠日報;2007年
6 記者 李妍;中影攜手中化 扎根基層回饋農民[N];中國電影報;2007年
7 姚鋒;做得更多才能更好[N];中國交通報;2006年
8 記者 劉建峰邋通訊員 張文杰;快樂迎奧運 微笑連五洲[N];中國民航報;2007年
9 記者 吳華;第七屆云岡·恒山旅游節(jié)突出創(chuàng)新[N];大同日報;2006年
10 記者 許華;2006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三屆“科普云中”系列活動啟動[N];大同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少飛;1949~1981年間的中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3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璐;馬思聰藝術歌曲的演唱詮釋與當代啟示[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2 汪菲;^煊讜貧說摹疤於熘琛盵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3 徐莉婭;馬思聰?shù)男√崆偎囆g及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倪軍;基于三層B/S模式的航空百年系列活動信息管理系統(tǒng)[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5 趙晶媛;中西音樂融合的典范[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瑾;馬思聰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7 胡斌;中國小提琴民族化發(fā)展的兩種模式[D];河南大學;2003年
8 郝溫娜;1903—1906年的清末商部[D];吉林大學;2007年
9 王斐;陳鋼小提琴作品和聲技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月剛;初中資優(yōu)生德育策略與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93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9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