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聲樂藝術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鑒作用
[Abstract]:Cello is the most singing instrument, whether its range or timbre is particularly close to the human voice, even its rich curve shape is similar to the human body; In the playing skills, musical expression and vocal music also have a lot in common. The author hope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use of breath in vocal music art, the vibration and resonance of pronunciation and the power of stage performance, and to use and enlighten the playing posture, bow skills, left and right hand collocation, timbre expression and body language in cello playing.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cello art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J622.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國晶;;“松”與“緊”的辯證關系在歌唱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2 楊偉紅;聲樂教學中的發(fā)聲練習[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胡慶生;;歌劇與藝術歌曲的特點對比[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劉臨洪;;文人畫墨色與聲樂音色[J];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馬迪;;論語言藝術在歌唱教學與訓練中的重要性[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施啟龍;;淺談美聲唱法與當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金雷;;談歌唱中共鳴的構成與運用[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汪雁;;聲樂教學及實踐中的心理調適[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8期
9 朱磊;淺論歌唱的三要素[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尹湘云;;淺議聲樂教學中的矛盾規(guī)律[J];保山師專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王雪松;中國現(xiàn)代詩歌節(jié)奏原理與形態(tài)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4 徐美輝;20世紀湖南音樂家群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欣;幾種常見民族樂器演奏音高測定及相關律學等問題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海萍;改革開放以來女中音聲樂文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卓;借鑒、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藝術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玉蘭;關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左桂龍;正確的嗓音訓練對嗓音疾病治療的探索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鹿鳳琴;影響聲樂教學與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王立峰;論中國現(xiàn)代民族聲樂的演唱特點[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溫洲;李雙江歌唱藝術風格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敬華;尚德義三首花腔藝術歌曲的演唱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梁慧;論尚德義歌曲的藝術特征及教學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邢嵐楓;黃自《思鄉(xiāng)》的歌曲分析與演唱提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73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73749.html